浅谈纳税咨询服务
来自:张建彬
时间:2010-12-16 23:01:33
纳税咨询服务是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税务服务工作的核心。通过纳税咨询服务,不仅可以充分满足纳税人的涉税需求,使纳税人知法、懂法、守法,做到依法纳税,而且能使税务人员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做到依法征税。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征纳互动氛围,使税收服务工作不断深化,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笔者就如何适应纳税人的不同需求,做好纳税咨询服务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对纳税咨询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税务机关要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满足纳税人合理要求为主线,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纳税咨询服务工作。要使每一位税务干部认识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纳税咨询服务,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更是每一位税务人员的重要职责。纳税咨询服务工作不是一项单独的工作,它与组织收入工作息息相关,与税收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纳税咨询服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税收管理的过程。通过纳税咨询服务,不仅可以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引导其依法纳税,而且能够迅速发现我们现行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为制定政策的上级机关提供第一手资料。具体表现在,在同征管的联系上,通过纳税咨询服务,能及时反馈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有利于促进各项征管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征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同稽查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将纳税人反映的问题反馈到稽查,作为稽查工作的参考,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将稽查反映出的问题通过税务提醒和组织培训方式反馈到纳税人,提高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和涉税帐务处理能力,促进其正确申报、依法纳税。因此,纳税咨询服务在整个税收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切不可等闲视之。
二、新形式下如何做好纳税咨询服务工作
随着税收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纳税咨询服务的内涵也要随之不断丰富,要从注重服务态度的转变上,向提高纳税咨询服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扩展,尤其注重服务的质量、效率、效果,充分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纳税咨询服务水平。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上级颁布的纳税咨询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各基层分局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纳税咨询服务岗位职责》、《纳税咨询服务考核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公正量化的考评办法,以此明确每位咨询员或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及奖惩考核办法等,另外还要设立来电来访登记制度,对那些内容复杂、难度较大、有代表性的咨询问题进行登记。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又有利于税务人员回答咨询问题的准确性,便于进行监督、考核、控制。
(二)针对纳税人个性问题的咨询服务,完善不同的咨询形式。
从纳税人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不断响应和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不断创新纳税咨询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实施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个性化服务,充分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征纳双方的和谐互动。
一是接待来访咨询。即办税服务厅窗口咨询提供的一站式咨询服务,通过面对面的一问一答,可以满足纳税人从征管到税政到会计处理的一系列咨询,而且咨询问题具有准确性、权威性,充分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求。
二是日常电话咨询。设立热线电话,配有专人值班。即时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种涉税咨询问题。有条件的基层分局,值班人员配备一台专用电脑。在接受咨询过程中,随时检索税收政策,确保回答问题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实行受理咨询登记制度,一方面明确责任,另一方面,及时掌握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三是税务提示(或税务提醒)服务。在受理日常咨询服务过程中,对纳税人咨询频率高的问题、经常出错的问题、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在税务稽查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制成说明解释文字,编成小册子,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政策,提高申报质量。
四是为重点税源户提供重点服务。结合日常税收管理和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定期走访重点税源户,变上门咨询为下户辅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延伸扩展咨询服务领域,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在政策理解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充分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合理需求。
(三)完善服务手段,多措并举地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纳税咨询服务。
充分利用税收信息化技术手段,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办税服务厅内设置计算机咨询屏幕,并配有打印机。纳税人根据计算机屏幕的提示,通过点触屏幕,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查询到所需的资料,并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与此同时,根据税收征管流程和纳税人办税过程中涉及的流转环节,依托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出税务咨询网络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大致设置“税务法规查寻”、“税收知识问答”、“通知与通告”、“税务论坛”、“网络申报”、“税务信息”、“企业商品信息”、“宏观产业信息”、“丢失发票检索”和“发票丢失鉴别”等十个模块。根据需要与可能,在每个模块下可储存一定数量的即时可以调出的信息,且操作简便易行。除此之外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和发布纳税人关注或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了解和分析研究纳税人的迫切需求,定期将需求动向和工作重点反馈给相关部门,为纳税人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诉求。
一、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对纳税咨询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税务机关要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纳税人的平等主体地位,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满足纳税人合理要求为主线,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纳税咨询服务工作。要使每一位税务干部认识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纳税咨询服务,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更是每一位税务人员的重要职责。纳税咨询服务工作不是一项单独的工作,它与组织收入工作息息相关,与税收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纳税咨询服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税收管理的过程。通过纳税咨询服务,不仅可以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引导其依法纳税,而且能够迅速发现我们现行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为制定政策的上级机关提供第一手资料。具体表现在,在同征管的联系上,通过纳税咨询服务,能及时反馈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有利于促进各项征管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征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同稽查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将纳税人反映的问题反馈到稽查,作为稽查工作的参考,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将稽查反映出的问题通过税务提醒和组织培训方式反馈到纳税人,提高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和涉税帐务处理能力,促进其正确申报、依法纳税。因此,纳税咨询服务在整个税收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切不可等闲视之。
二、新形式下如何做好纳税咨询服务工作
随着税收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纳税咨询服务的内涵也要随之不断丰富,要从注重服务态度的转变上,向提高纳税咨询服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扩展,尤其注重服务的质量、效率、效果,充分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纳税咨询服务水平。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上级颁布的纳税咨询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各基层分局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纳税咨询服务岗位职责》、《纳税咨询服务考核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公正量化的考评办法,以此明确每位咨询员或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及奖惩考核办法等,另外还要设立来电来访登记制度,对那些内容复杂、难度较大、有代表性的咨询问题进行登记。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又有利于税务人员回答咨询问题的准确性,便于进行监督、考核、控制。
(二)针对纳税人个性问题的咨询服务,完善不同的咨询形式。
从纳税人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不断响应和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不断创新纳税咨询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实施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个性化服务,充分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征纳双方的和谐互动。
一是接待来访咨询。即办税服务厅窗口咨询提供的一站式咨询服务,通过面对面的一问一答,可以满足纳税人从征管到税政到会计处理的一系列咨询,而且咨询问题具有准确性、权威性,充分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求。
二是日常电话咨询。设立热线电话,配有专人值班。即时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种涉税咨询问题。有条件的基层分局,值班人员配备一台专用电脑。在接受咨询过程中,随时检索税收政策,确保回答问题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实行受理咨询登记制度,一方面明确责任,另一方面,及时掌握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三是税务提示(或税务提醒)服务。在受理日常咨询服务过程中,对纳税人咨询频率高的问题、经常出错的问题、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在税务稽查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制成说明解释文字,编成小册子,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政策,提高申报质量。
四是为重点税源户提供重点服务。结合日常税收管理和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定期走访重点税源户,变上门咨询为下户辅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延伸扩展咨询服务领域,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在政策理解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充分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合理需求。
(三)完善服务手段,多措并举地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纳税咨询服务。
充分利用税收信息化技术手段,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办税服务厅内设置计算机咨询屏幕,并配有打印机。纳税人根据计算机屏幕的提示,通过点触屏幕,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查询到所需的资料,并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与此同时,根据税收征管流程和纳税人办税过程中涉及的流转环节,依托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出税务咨询网络服务系统,该系统可大致设置“税务法规查寻”、“税收知识问答”、“通知与通告”、“税务论坛”、“网络申报”、“税务信息”、“企业商品信息”、“宏观产业信息”、“丢失发票检索”和“发票丢失鉴别”等十个模块。根据需要与可能,在每个模块下可储存一定数量的即时可以调出的信息,且操作简便易行。除此之外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和发布纳税人关注或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了解和分析研究纳税人的迫切需求,定期将需求动向和工作重点反馈给相关部门,为纳税人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