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小麦出苗好 冬前管理待加强
今年秋种,薛城区克服前期降水较多、腾茬偏晚的不利条件,抓住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通过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狠抓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于10月5日-12日集中进行播种,播种质量提高,28.28万亩小麦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出苗整齐一致。10月下旬和近期的降雨对小麦出苗有利,苗情总体较好。从目前的考察情况看,个别地块存在播量偏大,个体偏弱,杂草较多等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的问题。为科学搞好小麦越冬前田间管理,促使小麦冬前群体合理发展,打好明年小麦丰产基础,区农业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缺苗断垄的地块,及时搞好查苗补种工作,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栽后浇水,以利成活;对于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浅锄2-3遍,以松土、增温、保墒,坚持冬前不要追肥浇水的原则,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对于旺长麦田则控制地上部旺长,培育冬前壮苗,防止越冬期低温冻害和后期倒伏。一般可亩用壮丰安20~30毫升,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时间越早越好,也通过人为损伤地上部分叶蘖的方法来抑制主茎和大蘖的生长,促进小蘖增生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达到控旺转壮的目的。
二是浇好越冬水,酌情追肥。对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注重浇好越冬水。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11月底至12月初)夜冻昼消时浇越冬水为最好。
三是搞好病虫草害防治。近年来地下害虫对小麦苗期的危害呈加重趋势。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用量250毫升,兑水1-2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配成毒土,条施于播种沟内或顺垄撒施于地表,施药后要随即浅锄或浅耕,可防治蛴螬和金针虫;用5公斤炒香的麦麸、豆饼等,加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50-80毫升,加适量水将药剂稀释喷拌混匀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施,每亩用2-3公斤,可防治蝼蛄。也可采用上述药剂在小麦苗期茎基部喷雾防治。另外,密切关注红蜘蛛、地老虎、麦蚜、灰飞虱,纹枯病、全蚀病等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四是加强监管,严禁放牧啃青。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非常显著。农业局积极做好宣传,加强监管,提高广大农户对放牧啃青危害性的认识,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薛城区农业局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