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山街道率先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来自:张建彬 时间:2017-09-15 23:04:37

    近年来,受益于新城的快速建设发展,巨山街道部分村居积累了大量集体资产,14个村平均达到3800万元,其中过亿元的3个。为管好、盘活这些资产,壮大集体积累,让失地农民有永续保障,该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大胆探索、试点先行,率先实施了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革。

    一、学习先进经验,凝聚改革共识。实行股权改革,既要查清亮明家底,又要严格规范管财,干部可能会成为改革的阻力。为此,巨山街道选择了班子硬、干部强的托二和托三村先行先试。年初由分管同志带领经管站长、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到浙江湖州、江苏苏州等地考察学习;5月份,又组织村干部随区经管局赴山西、湖北、江西等地考察,促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

    二、坚持农民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巨山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了股权改革的实施意见、清产核资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街道抓统筹、部门抓协调、村居抓落实”的联动工作机制,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印制发放“明白纸”9000余张,组织召开了10余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把文件交给群众,广泛开展讨论,反复征求意见,让群众参与制定政策,参与改革全过程。加强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建设,严格任职资格审查,严格按程序选举,让群众选信得过的人管财理财。

    三、严格规范操作,做到阳光透明。工作中,该街道探索形成了“1238”工作模式,即 “坚持一个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兼顾两个利益”:集体与村民的利益,资产收益20%用于村办公经费和公益事业、20%作为发展基金、60%用于股民分红;严把“三个关口”:股东界定、股权设置和股权量化;实施“八步推进工作法”: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股东界定、股权设置、收益分配、建章立制、注册登记。每个环节都做到依法合规、严格程序,特别是对于股民资格界定和股权设置等关键环节,采取“张榜公示,三榜定案”的方式,一榜公布初步结果,二榜公布核实结果,三榜公布最终结果,确保整个过程民主公开、公正透明,切实让群众心里亮堂。

    实践证明,股改为农村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带来了诸多发展红利:一是集体资产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使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模糊认识变为清晰地享有股权,消除了群众的顾虑和对干部的猜疑,为干部卸下了包袱。二是通过改革,股份经济合作按现代企业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使村集体获得最大的效益,集体资产的蛋糕越做越大,实现了保值增值。三是股改破除了过去农民对集体资产抽象所有、共同共有、实际上很难保障应得利益的体制怪圈,形成了农民真正所有、人人按份享有的良性局面,并使股民真正受益,村民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尝到了甜头,子孙后代有了永续保障。四是股改实行成员固化,有利于减少产权纠纷,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五是基层党组织在改革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