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薛城区市监局12315、12365消费投诉举报数据分析
2018年第一季度,薛城区市监局12315、1236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共计2313件,其中咨询1731件、投诉举报564件,转办18件,结案率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9109万元。
一、投诉分类基本情况
(一)投诉性质分析
根据投诉性质分析,售后服务问题占29.86%,质量问题占25.37%,合同问题占7.22%,虚假宣传问题占6.79%,安全问题占5.24%,假冒问题占3.91%,人格尊严问题占3.18%,价格问题占1.95%,,计量问题占1.06%,其他问题占15.42%。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和合同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六成以上。
(二)商品和服务类别分析
根据商品和服务类别,薛城区市监局12315、12365投诉举报中心受理商品类投诉344件,占总投诉比重为60.99%。其中,日用百货类86件,占商品类投诉的25%,家用电子电器类57件,占商品类投诉的16.57%,交通工具类25件,占商品类投诉的7.27%,通讯器材类11件,占商品类投诉的3.20%。
2018年第一季度,薛城区市监局12315、12365投诉举报中心受理服务类投诉220件,占总投诉比重为39.01%。其中,信息通讯类服务5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4.55%,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一;公共设施服务类51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3.18%,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二。预付卡类投诉3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15.45%。居民生活服务、装饰装修服务、邮政快递物流服务类位列服务类投诉前五。
二、消费投诉热点报告
(一)日用百货类投诉突出,质量和售后服务亟待加强
日用百货类86件,占商品类投诉25%。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个别经营者重销售轻服务,售后服务意识薄弱,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处理投诉的态度不积极。二是质量问题,其中,服装类投诉主要集中于做工粗糙、销售前存有瑕疵、造成洗后串色、缩水、褪色、出现小孔,起球等问题;鞋类投诉主要集中在脱皮、脱线、脱胶、裂口等质量问题。而在投诉处理中,由于许多消费者在购货时没有索取有效凭证(发票及信誉卡),失去了维护合法权益的证据。
(二)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居高不下,提高质量任重道远
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57件,占商品类投诉的16.57%。消费纠纷主要出现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两方面。一是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质量不合格,如外观破损、性能故障等情况反映较多,二是消费者所购商品出现性能故障,报修后维修处理不及时,经销商和厂家相互推卸责任,拒不承担“三包”义务等;三是维修遇李鬼,网络搜索、信箱小广告里的“黑家店维修”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维修后故障重现,多次联系商家不予理会、拖延维修及收费不合理等,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三)信息通讯类服务投诉总量多
信息通讯类服务投诉5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4.55%。主要问题有:擅自开通收费项目,手机上网出现虚高流量费等问题。
(四)预付卡消费欺诈已成顽疾。
预付卡类投诉3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15.45%。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经营者诚信难保证,部分经营者利用其变相融资、集资、诈骗甚至跑路;二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与宣传不符,服务缩水;三是经营者利用不合理格式条款限制预付卡使用期限,甚至排除消费者退卡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