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小知识

来自:薛城区信息公开 时间:2020-07-10 15:36:31


1、什么是国库?

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通俗地说,国库是全体公民的钱袋子,也是各级政府的钱袋子。准确地说,国库是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国库分为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国家的全部预算收入必须按规定期限全部缴入国库,国家的一切预算支出,必须按规定通过国库拨付。国家的预算收入表示国家依靠权力无偿占有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预算支出表示国家对维持巩固和发展社会所开支的费用。

2、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85年7月27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具体经理国库。组织管理国库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自此,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地位开始确立,至今已经35周年。

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两次国库条例,第一次是1950年3月3日,由政务院第二次政务会议通过,公布了《中央金库条例》;第二次是1985年7月27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

《中央金库条例》公布后,前后共出台过8个《实施细则》,执行时间最短是9个月,执行时间最长的是第8次修订的《中央金库条例施行细则》,达8年半。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是1985年7月27日公布实施的,与之对应,前后共出台过2个《实施细则》。

4、《预算法》是何时颁布和施行?《预算法》对国库管理有哪些规定?

(1)《预算法》是1994年3月22日颁布,1995年1月1日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一次修订,2018年12月29日第一次修订。

(2)《预算法》第59条规定:①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②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地方国库业务依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③各级国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④各级国库库款的支配权属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⑤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

5、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有哪些优越性?

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库款调拨灵活。中央银行组织商业银行的资金清算,特别是国库直接参加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国库直接参加清算,库款的报解和支拨不再通过其他部门办理,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划拨速度和使用效率。

(2)资金安全,核算准确。中央银行制定了健全的保证资金安全的制度体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安全高效的核算体系。

(3)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财政库款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随着财政库款的不断增加,中央银行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利用,实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4)有利于发挥中央银行的监督作用。中央银行经理国库,对预算收入的及时收纳入库有促进作用,对财政支出的拨付使用更易于发挥监督作用。

6、我国现行国库的职责有哪些?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经理国库的机关,被国家赋予了以下职责:

(1)准确及时地收纳国家预算收入。

(2)审查办理财政库款的支拨。

(3)对各级财政库款和预算收入进行会计账务核算。

(4)协助财政、征收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时缴库,监督财政预算收入的退库。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监督企业单位,同时向国家缴纳款项。

(5)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和国库经收处的工作及其他同国库有关的业务,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6)办理国债业务。

(7)办理国家交办的同国库有关的其他工作。

7、我国现行国库的权限主要有哪些?

根据《国家金库条例》的规定,主要有六项:

(1)督促检查各经收处和收入机关所收之款是否按规定全部缴入国库,发现违规不缴的,应及时查究处理。

(2)国库对擅自变更各级财政之间收入划分范围、分成留解比例,以及随意调整库款账户之间存款余额的情况,有权拒绝执行。

(3)国库对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办理退库的情况有权拒绝办理。

(4)监督财政存款的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

(5)国库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有权拒绝受理。

(6)国库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办理违反规定的事项,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8、35年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成就有哪些?

35年来,人民银行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他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模式,以国库TCBS、TMIS、TIPS系统(简称3T)为基础构建了安全、高效、跨部门互联的现代化国库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处理信息化、电子化,确保预算收入准确、完整、及时上缴国库,预算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断创新国库服务,推进国家优惠政策落地,圆满完成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把关、守库”的神圣使命,在提供政府预算执行效率、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5年来,人民银行以需求为导向,与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国债管理机制,丰富国债品种,国债发行、兑付工作得到承销机构和投资者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