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四大策略助力空气质量改善
薛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严格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坚决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落细,切实提高空气质量,通过建立台账、定期调度、联合执法、督导检查,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强化移动源管控,抓好渣土运输链条监督。一是强化渣土车辆管理。所有车辆落实“一车一证”制度,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纳入数字城管平台管理,实现车辆位置信息查询、追踪、轨迹回放等智能化管理。二是强化渣土绿色运输。督导渣土运输企业进行路线审核报备,及时处理车辆碾压的污迹及由车上散落路面的土石,确保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治理一处。
强化生活面源管控,抓好餐饮油烟规范治理。一是实施全覆盖检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督查力度,采取以月为周期、错时执法与延时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内799家餐饮商户进行全面检查,实现常态化监管。二是突出治理重点,结合“两枣”平台、12345市民热线等群众反映情况,对重点商户进行重点关注。持续督促餐饮商户建立油烟清理台账,定期清洗保养油烟净化设施。三是确保整改落实,对于不配合管理、不按期清理、油烟设备不合格的经营业户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扬尘源管控,抓好建筑工地制度监管。首先全面落实“十个必须”和“六个100%”。对辖区各建筑工地施工出入口道路硬化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实行定人监管、定时巡查;要求施工工地按标准设置密闭围挡,对施工垃圾及渣土及时清理,施工土方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其次持续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充分利用城市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有效监督工地围挡设置、车辆出入口道路硬化、车辆冲洗除尘等管理措施的落实;加强施工行为监管,减少夜间施工扰民、超时运输渣土等问题发生。再次不断强化联合执法效能。积极联合公安交警、交通、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发挥各部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联动协作,逐步构建起协调推进、执法联动的常态监管格局,落实好渣土整治联合惩戒机制,持续规范渣土运输管理。自11月以来,共联合交运部门开展4次联合执法,查处违规运输渣土车31辆,查处超时施工2件。
强化应急响应,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以减少空气重污染天数为着力点,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根据枣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发布的预警级别,督促城区渣土运输企业和在建工地及时启动响应措施,加强企业、工地应急管理。自11月以来,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3次,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重污染天气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