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让陶庄农民分享惠民蛋糕

来自:薛城区人民政府 时间:2008-11-17 15:35:32

    
  眼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让无数农民得到了实惠。陶庄镇尚马村村民张兴拿着刚报销来的18000元钱,高兴地说:“这都是新农合给俺带来福气。”近年来, 陶庄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为978名农民大病报销费用104.36万元,为2.1万人(次)报销或减免门诊费用15万余元。2007年,参合农民37281人,参合率达97.6%,。新型合作医疗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就医状况,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完善设施健全体系

  陶庄镇把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改善群众就医状况,该镇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经费投入,2005年投入260余万元,新建2000平方米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于2006年9月投入使用。投入100余万元,为卫生院购进更新了彩超、500MAX光机等先进诊疗设施设备,提高和完善了卫生院综合服务功能。该镇还不断加强和完善村级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规范医疗服务及收费价格。目前,该镇村级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97%,卫生室甲级达标率为95%,村级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同时,镇中心卫生院配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全镇各医疗机构的检查,对非法行医及乱收费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保障了广大参合群众医疗利益。

    突出一个“重”字

  每年初,该镇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坚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实施。成立了由镇长任主任,分管副书记、副镇长任副主任,卫生院、财政所、农委、民政所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各管区、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从有关单位部门中抽调5名讲原则、懂医疗、会管理的工作人员充实到该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配置了微机,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现正在运行单机版及网络版的管理软件,办公经费都列入了镇财政预算。该镇财政在2007年拨款131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拨付70多万元用于农村卫生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
有病敢看了
  左村村民石思君因患感冒到该镇卫生院门诊看病,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因为这种头痛脑热的小病以前农民是不会去看的.小病拖,大病挨,实在不行再往医院抬。这就是以往农民看病的真实写照。陶庄镇卫生院院长李文说:我们发放了《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答》,使每个群众对新农合有所了解。在此门诊或定点村卫生室就诊时药费按20%比例报销;在镇卫生院或区级以上定点医疗单位住院,按标准分段累计报销住院费用达到100万元以上。每年每人最高报销金额20000元;在镇卫生院及村级定点卫生室就诊的,凭合作医疗证和有效身份证明,直接按比例报销医疗费,此报销款先由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垫付,月底汇总后交镇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兑付;因病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先由农民个人垫付,待出院后凭相关手续,按规定报销。在资金监督方向,实行费用公示制度,保障参合农民的知情权,接受各界的监督。今年1—10月份,住院治疗达到1382人(次),报销医疗费133万元。接诊9849人,减免门诊费用10余万元。

    赶上好时候了

  左村村民许广德高兴地说:“如今是赶上好时候了,农民看不起的病也能看了,俺也享受了医药费报销。”。原来许广德的妻子得了长远病全凭药罐子保着命,地里的收入不够付出医药费,根本不敢住院治疗。自从参加新农合后,住院半年,就把身子治好了。如今,许广德还养了100多头猪,年纯收入达到20余万元。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自从实行新农合以后陶庄镇120余个农民得以康复,并走上致富路。(陈广玉 甄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