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营镇三项举措打造“平安周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格局。镇党委、镇政府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综治、抓信访、抓稳定、抓平安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对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也都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亲自检查,并层层成立领导组织,为创建区级平安镇活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同时,我们把“平安周营”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纳入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之中,纳入到镇村两级干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中。并严格按照区级平安镇标准明确领导职责,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信息网络,真正形成了人员编制到位,工作经费到位,各项制度规范,具体措施落实,在全镇构建起了全社会齐抓共管,各部门整体联动的大综治工作格局。
(二)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们以大幅度减少犯罪为着力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建平安镇的积极性,提高群防群控能力,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全镇需求的“打、防、控、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一是抓后进促平稳,确保全镇稳定。经过排查,确定李村、湾槐树为创建治安示范村,制定了集中整治方案,进行集中整治。从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抽调精干力量,进驻到两村进行集中整治,一抓到底,做到了“四不走”。目前两村各项制度已经健全,与户层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已经完成,开展的争创文明户活动百姓认可,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良好的村风正在形成。二是科学合理布置警力,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能力。通过增加投入,改善装备,合理摆布警力,制定便民措施和加强警力配合,全镇设置3个警务区,又投资近3万元对周营镇陶官警务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增加警力和两辆警车,使出警更快,更方便。下一步,将准备再建一个警务区,再更新一个警务区。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见警率和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制敌能力和办案质量。三是加强科技防范力度,提高科技防范含量。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平安周营”建设为总抓手,以电子监控网络化建设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强势推进电子监控镇建设。镇政府、恒泰合行、邮政储蓄所、派出所、卫生院、枣庄四中都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配合与支持,以政府拨款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形式,筹集资金8万余元,准备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要害部位、主要交通路口、大型商场、铁佛村统一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并进一步加强恒泰合行、卫生院、四中、派出所等单位电子监控网络化系统建设,安装高标准的技防设施,形成网络,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发现、控制、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为维护全镇的社会稳定在技防上提供保证。四是集中开展各项整治斗争,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结合省、市、区严打整治活动,重点打击辖区内涉黑、涉爆、抢劫、盗窃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和流窜犯罪以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三强”、“五霸”分子,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派出所依托辖区实防,针对案件的规律特点,采取架网守候,巡逻及其它措施,共破获了刑事案件38起,其中刑事拘留22人,逮捕16人,移诉3人,治安拘留31人,调解民事纠纷60余起。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确保了辖区内的社会及政治稳定。五是开展普法宣传“四进”活动,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结合“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普法进机关、普法进村、普法进万家、普法进学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4月30日在陶官中学组织学生800余人,成功地举办了“法律进校园忏悔报告会”,由三名被劳教的青少年现身说法,分别忏悔犯罪经历,介绍他们贪图虚荣、意气用事、打架斗殴、沉醉网吧、抢劫偷盗的犯罪经历,痛惜他们失去自由、不知珍惜的过去,劝告在校学生要以他们可耻的经历为教训,听从父母的教育,服从老师的教导,并收到了较好地效果。利用集贸市场开展法律咨询3场次,解答咨询64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同时,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邦教工作。三年来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41人,并全部落实了安置帮教措施,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并定期走访谈话。目前,在档管理的矫正对象14人,实行一人一档分级管理,在每月20日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参加公益劳动。到目前,在管的刑释解教人员无一例重新犯罪,矫正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六是全面抓好反邪教工作。我们充分发挥反邪教助理员的作用,让他们敢管敢问,出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进行镇、村、组三级网络一季度一次拉网式排查,对可疑人员,流动人口摸清身份,登记建档,时刻不能放松警惕。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防控,特别是人员集中的地方,坚持进行巡逻,以防外来人员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真正做到提前预防,超前防范,确保外来可疑人员不渗透到我镇。目前,全镇无一例“法轮功”练习者。
(三)深入分析,健全机制,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做到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相结合;坚持司法调解和信访两条主线相结合,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一是实行每月一次的现场办公会制度。镇党委要求各包点党政成员每月至少一次到所包村进行现场办公,发现信访苗头,集中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对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由镇党委、政府统一研究,给村民一个明确的答复。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民情恳谈会。由包点党政成员带队,管区及机关包村人员参加,深入到村,召集村民代表、党员、“五老” 及对村两委意见较多的群众面对面交流,虚心听取群众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对村两委工作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对镇党委、政府整体工作,提出的建议和看法,并认真梳理建议,将此作为各级班子成员下一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拉近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实行党政领导“大接访”制度。镇主要领导每月、每人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的公开接访,其他党政领导每天进行轮流接访,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一把手亲自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同时积极配合市区信访部门,努力做好重大节日期间的各类上访问题,确保重大节日期间全镇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四是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对各村、各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领导帮包,建立台帐,并限期解决。今年以来,排查矛盾纠纷及信访隐患28起,调结及排除26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重点信访案件3起,已解决2起,处决率达90%以上,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