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神文化发祥地 鲁南魅力卫星城-----展翅腾飞的陶庄镇
这里是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这里素有“薛城粮仓”的美誉,这里还是鲁南地区最早的煤炭工业基地。
奚仲故里陶庄镇总面积6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总人口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辖3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近年来,陶庄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锐意改革、着力创建,城镇功能和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车神之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2009年上半年,全镇共完成GDP11.2亿元,实现地方级财税收入3015万元,分别增长26%、33%。先后获得全国千强镇、全国综合实力500强乡镇、最具投资潜力500强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百佳节约型乡镇等多项荣誉。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实力陶庄。大力实施“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开放兴镇”的发展战略。工业上坚持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注重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了煤炭、玻璃、机焦、管材、水泥、电缆等多个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农业上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培育了池田藕、金针菇等多个特色农业基地,结构调整成果丰硕;滕达面粉、千山宰杀等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坚持筑巢引凤、广借外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年实现新突破,镇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树立精品意识,打造魅力陶庄。立足于“新城后花园,枣庄卫星城”的长远目标定位,树立精品意识,主动接受枣庄新城的辐射和带动,拉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不断加大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了汽车客运站;加快城区道路的规划建设,“三纵三横一外环”的城建格局已基本形成;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花园式小区替代了危陋平房;大力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五大工程,不断扩大城区绿化面积,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如今绿色已成为了全镇的主色调,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提升了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着眼文化遗产,打造活力陶庄。这是一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奚仲山上有奚仲墓、冉求墓等遗迹;历史先贤仲虺曾在此生活;春秋名士范蠡---陶朱公曾在此地将自己的百万家财三散三聚。这里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石雕艺人张宗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雕刻大师称号;河北庄的唢呐、前西的舞狮、后院山的石磨曾久负盛名。如今,奚仲文化产业园工程的规划建设已经启动,奚仲文化的影响正不断扩大;依托新落成的镇文体活动中心,组建了舞蹈表演队、老年锣鼓队、书画摄影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多次开展了乒乓球比赛、计生科普消夏晚会等各类文体活动,文化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审时度势、图强求变、开放和谐、实干攻坚,陶庄人民已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如今,伴着新农村建设号角的吹响,新一轮城镇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雄鹰展翅翱天宇,骏马腾飞正当时,豁达淳朴、崇礼尚义的陶庄人民诚邀各界朋友来陶投资兴业,分享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