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公开透明 陶庄创新政企共建“棚改”惠百姓

来自:王娟 时间:2010-08-26 15:02:25

  让棚户区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乐”一直是薛城区陶庄镇党委、政府奋斗的目标。去年以来,陶庄镇党委、政府及联创公司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不见了,建设工地上塔吊运转,机声隆隆,棚改工作和谐的春风扑面而来。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楼房正在拔地而起。

  据了解,去年陶庄镇党委、政府通过政府主导、政企共建、市场化运作、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建相结合等多种模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棚户区改造面积能多大就多大、改造速度能多快就多快”,从而使棚户区改造驶入“高速路”。 陶庄镇党委书记孙中坤说:“‘棚户区、旧城改造’既是拓展和开辟高标准的花园式居民小区,又是加快改造老城区。我镇坚持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标准管理,拉长城镇框架,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营造宜居环境,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镇。”

  政府主导——创新政企“棚改”模式

  陶庄镇内共有三大区域棚户区、面积为800余亩,涉及拆迁户4000多户。棚户区内有联创公司、通通晟公司(原为陶庄煤矿、山家林煤矿)是一个拥有近百年建矿历史的老矿,过去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职工住房方面欠账较大,许多职工家属仍住在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低暗潮湿的危旧房中。经过摸底调查和现场察看,多存在很多隐患。为加大“棚改”力度,陶庄镇党委、政府和联创公司把棚户区和旧城改造作为关注民生、密切党群关系、建设和谐陶庄的主要工作来抓,镇、企成立了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下设了宣传组、签约组、拆迁组、后勤组,各司其责,分解落实棚户区改造各项工作。每一个棚户区改造地块都有专人负责,协调解决从拆迁、建设至回迁全过程所发生的问题,切实把棚户区改造任务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和联创公司提出,不求政绩求民心,不图形式图满意,为了让群众安心、放心搬离棚户,工作组人员进入棚户区,挨家挨户宣讲政策,了解情况,解决困难。为让广大居民能够了解国家政策,印制了10000多份棚户区改造宣传提纲和《住房情况调查表》和《棚户区拆迁改造民意测验表》,,张贴到各居民区,把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要求以及棚户区改造的总体时间等向广大居民讲清、讲透,让居民理解拆迁改造的意义和通过建设改造对广大居民所带来的好处,以提高居民的思想认识,为棚户区拆迁改造奠定群众基础。

  同时,镇党委、政府和联创公司对房屋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规划,共划定棚改地块总拆迁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并分片作出了规划,拿出了工程预算、主要地段棚户区改造规划图。棚户区规划服从于镇总体规划,坚持成片拆迁、成片建设、不留死角。棚户区改造建筑标准不低于一般城市建筑,棚改区每个楼型都要求拿出3套效果图,保证棚户区楼型不随意改变,约束开发商按规划设计图纸施工建设。切实做到了棚户区改造规划先行,与旧城改造、城镇建设同步进行。南宿舍棚户区是陶庄镇党委、政府主导推进的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南宿舍棚户区改造比预想的要难,改造面积大、房屋拆迁难、困难群体集中、老弱病残人员较多。为加快项目进度,陶庄镇和联创公司制定了棚户区改造责任追究办法,实行风险抵押及考核制度。工程实施阳光操作,公开招标,选聘有实力的建设队伍和采购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在拆迁中实行“温情拆迁”,没有出现一户越级上访,也没有一户实行强行拆迁。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为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如期实施提供了保证。

  棚户区改造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了陶庄矿区。南宿舍动工了,五0一动工了,矿中低碳小区动工了,院山小区动工了……棚户区成片成片的倒下,崭新的楼房一幢接一幢的拔地而起,陶庄人从期盼已久的棚户区居民们的脸上看到笑容,感受到了欣慰。------职工---在低矮的棚户房里住了二十几年。搬进先期建成的新房后,他由衷地对记者说,棚户区改造是党委和政府对我们煤炭企业职工的关心和关爱。---职工----在退休之时入住新居,尤其高兴。记者到他家采访,他爱人连声说:“强多了,比过去强多了,天上和地上的差别。”该项目既能改善原址900余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又为城镇环境治理创造条件,可谓一举多赢。据介绍,南宿舍棚户区项目全部竣工后,将解决1200户居民住房问题。陶庄镇镇长时荣国介绍说,南宿舍棚户区开创了陶庄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棚户区改造的历史先河,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实现了“棚改”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发展。

  市场运作——打造“投资洼地”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棚改”建设,陶庄镇党委、政府和联创公司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对于拆迁户,购买新建楼房时执行1480元/㎡均价;在补偿标准上执行国家新的优惠政策,即按照拆迁户居住面积低于46㎡的按照46㎡补偿;超出46㎡的部分,实行超一补一。这些政策的实施,吸引了枣庄、薛城等一批投资者参与棚户区改造建设。按照这一模式,陶庄镇党委、政府和联创公司共启动建设了二大区域近22万平方米的“棚改”项目。昔日城镇中“被遗忘的角落”,如今正成为投资者的“投资洼地”。枣庄旭升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峰就是其中一员。

  公开透明——实现“阳光动迁”

  拆迁安置直接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陶庄镇党委、政府在所有的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全部实行“阳光动迁”、“和谐拆迁”,最大限度体现“棚改”的“惠民工程”意义。据介绍,在南宿舍棚户区拆迁过程中,政府将拆迁安置补偿政策以及每户安置补偿金额等被拆迁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部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和纪检部门的监督,确保拆迁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这一做法赢得了被拆迁居民的拍手称赞。正是由于实行了“阳光、和谐”的动迁,南宿舍棚户区一期实现了当年动迁、当年施工、当年回迁;小区项目10天内动拆迁160户,创造了陶庄镇拆迁速度最快、搬迁户数最多的纪录;南宿舍棚户区二期均实现了“零强迁”。 多路并举加快了陶庄镇棚户区改造步伐。据统计,2009年以来,全镇共拆迁改造棚户区10万平方米,据悉,到2012年,陶庄镇将全部完成“棚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