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工作者要具有“四种”心态
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是远教工作永恒的主题。要破解远教工作难点和问题,不但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还要有一颗平常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作为,努力争取。具体做到以下四点:
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人无气则死,山无气则崩。”精、气、神是一个人的灵魂,精神状态决定了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真正对远教工作热爱的人,总会将本职工作作为人生追求,为之牺牲奉献。“人生难得几回搏”。作为一名远教工作者,应当以激情燃烧的心境,勇敢的应对机遇和挑战。要有敬畏、笃学、慎独的浩然正气,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氛围,激发远教工作者的工作热清和革命干劲。
要有踏实的工作作风。远教工作工作无小事。面对一些单调、枯燥、乏味的工作,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无论巨细,都要高标准、严格要求,努力成为熟悉远教工作的“政策通”,掌握各项工作的“多面手”,党员群众咨询的“活字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到实情从第一线掌握,办法从第一线产生,问题在第一线解决,经验从第一线总结。
要有平和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困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庄子讲:“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佛语讲:福由心造。不同的心态造就不同的境遇。远教工作者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以大气的心态对待个人得失,才能做到“是非审之于己,褒贬由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浮华所惑,始终保持“物利两忘”的淡泊心态。
要有宽广的境界。远教工作者要有大境界。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局出发,从具体工作着手,发挥主观能动性,淡泊名利,积极作为。弘扬人梯精神,树立正确的地位观、荣誉观。不能有高人一等、胜人一筹的思想,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要克服傲气、消除盛气,避免霸气,亲和待人,宽厚容人,正确对待同志、对待自己,做到“宠辱不惊、得失莫念,淡泊名利、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