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庄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我镇境内共有黄洪路、长白山路、店韩路等九条主要道路,总长度达40.86公里。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镇高度重视,始终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打造薛城北部乐活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周密组织,扎实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把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综合整治
搞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是加快构建大路网、提高人民出行质量的必然要求。对此,我镇始终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大投入,深入开展整治活动。成立了镇长任组长,分管科级干部任副组长,城管分局、村镇办、环卫办、林业站、水利站、环保办、国土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陶庄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调度指挥,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综合整治活动顺利开展。制定了《陶庄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把整治任务分解落实到包村科级干部、沿线各村以及相关部门,明确任务目标、整治标准和完成时限。同时,成立了环境整治、道路绿化、综合执法、财力保障和宣传服务等5个工作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相关部门联动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安全畅通道路
坚持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相结合,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一是实施清洁畅通工程。重点清理拆除干道公路两侧、穿村镇路段的违章建筑,规范临街经营业户经营范围、广告牌设置标准;推行门前“三包”,及时对道路沿线进行清理,确保了道路清洁畅通。截至目前,已清理道路两侧垃圾1000余吨,清理河堤护坡垃圾300余吨,确保了各条道路的整洁畅通。同时,重点对黄洪路进行高标准整治,共拆除违建150余平方,改造门头牌匾近700平方,清理三堆两垛6000立方,清理野广告900平方,立面粉刷15000平方,整治流动摊点、占地经营80余个。
二是实施集贸市场集中整治工程。成立由公安、交通、城管、工商、安监等部门组成的路域环境专项整治督导小组,采取“打、疏”结合的方式,重点对辖区内主干道路集贸市场进行清理、规范,共清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3处。
三是实施超限超载治理工程。联合公安、交通、公路、城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治超网络,加大治超力度,对过往运输车辆实行不间断检查,遏制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发生。同时,对公路沿线的非公路标志标牌和各类广告牌、宣传牌进行清理规范,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是实施道路美化工程。坚持大手笔造绿、增绿,做好“绿色”文章。对黄洪路、泰山路、店韩路、长白山路等主干道路两侧及时进行苗木补植,目前,共栽植各类灌木10000余株、行道树700余棵。同时,按照“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思路,注重抓好干线公路沿线绿化节点建设,将道路绿化与景观石、景观树相搭配,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大道,提高了公路沿线的生态质量,优化了行车环境。
三、强化养护管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抓好养护管理是保障道路畅通的基础。我们坚持以“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为重点,为路域环境持续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建立分级负责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各有所为、密切配合、总体推进”的要求,对路域环境治理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与沿路村居、单位、居民层层签订责任书,在全镇形成了路域环境治理的强大合力。
二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我镇每年投入700余万元,把造林绿化、路面保洁等推向市场,全部进行托管外包,实行管干分离、工效挂钩,极大地提高了路域环境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路域整治投入机制。综合整治工作任务重、投资大,虽然我镇财政压力较大,但是,我们财力投入不欠账,由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统筹解决综合整治工作资金问题。同时,想方设法拓宽资金渠道,全力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保障。
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和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考核。在整治工作中引入奖惩机制,对组织得力、进展迅速、工作突出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有效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各位领导,虽然我区在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一是全面清理主干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三堆两垛”、乱搭乱建以及各类垃圾。二是对主干道路两侧建筑立面继续实施穿靴戴帽,该涂白的全部涂白,并统一广告牌匾。三是抓好道路沿线村庄治理,特别是进村道路,全部进行绿化提升。四是加大两侧沙场、废品收购站、马路市场清理整顿力度。五是严厉查处车辆抛洒和超限车辆行为。六是强化道路保洁管护队伍监管,规范完善保洁合同,加强检查考核,全面提升我镇路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