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街道“四个强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我家有3亩多地,全都拿来入了股,这次分红分到了2500多元,没想到我们老百姓用土地入股,还能拿到红利呢!”临城街道挪庄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土地入股后,可以放心出去挣钱了,再也不用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了。和张大爷一样,近日,临城街道190多户入股村民分到了“红利”。据了解,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临城街道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共同担任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工委副书记和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结合临城实际制定并印发了《临城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按照边试点、边总结的思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指导村居稳步有序地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二是注重引导,强化宣传动员。召开街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让村支部书记把政策通过“村村响”及时传递给村民。采取发放宣传页、悬挂宣传条幅、农村广播宣讲、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改革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推进步骤,让改革政策宣传到户到人。印制4000份宣传页发放到每家每户,每村印制3幅条幅在主要街道悬挂,确保改革工作渗透到每个农民心中。
三是细化措施,强化工作培训。产权制度改革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工作量大、程序复杂、涉及人员多,为确保工作不出现纰漏,街道加大对工作人员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组织村支部书记和会计参加培训。按照整体工作划分为前期筹备、宣传发动、具体实施、清理清查、量化分配、后续巩固6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性工作实施前,就该阶段工作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并印制阶段材料便于学习,让村干部明白工作如何干、怎样干好。确保每一个参与培训的人员能够正确运用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各个阶段具体开展的工作,提高操作水平和指导能力。
四是明确目标,强化督导考核。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先易后难,稳慎开展,严格程序,有序推进;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进行弹性考核,按照工作方案定期开展工作进展情况督查,实行“周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在该项工作中弄虚作假,思想懈怠,瞒报漏报,给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造成重大影响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问责查处,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临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