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街道下好三盘棋 “重燃”工业新热潮
近年来,临城街道创新思维,积极挖潜,充分利用宝贵土地资源,打破发展瓶颈,把盘活闲置厂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激活沉睡资产资源,奋力推动街道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凝心聚力下好“资产盘活”棋。摸清底数,建档立册。经过排查,共整理出闲置厂房10处,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厘清闲置厂房的基本情况,将优势闲置厂房情况等资料进行详细的归档整理。分门别类,责任到人。对已摸清底数的闲置厂房,按照土地性质、有无证件、面积大小等指标分门别类,建立资产台账,定期更新档案数据,为招商引资提供基础材料。整合资源,投向市场。加大科技、税收、人才、土地等资源倾斜力度,实施“资源要素围着项目转”,力促资源差别化配置、差异化纳税,集中优势资源,让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早运营。
二是群策群力下好“招商引资”棋。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同志先后到济南、杭州等地走访企业,以培育打造总部楼宇经济为主导,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座谈,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实现招商引资有方向、有目标、有产业定位。不断完善招商项目库。截至目前,已与红星美凯龙、朗诗集团、上海韦地等10多个大型企业主动对接联系,智慧城市建设、星级酒店等项目正积极洽谈引进。突出招商实效,实施精准招商。紧盯天元化工资产盘活,引进硅藻页岩深加工项目,目前已到位部分资金,并完成项目立项,正加快处理环评等其他手续;与山东正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对接,在原通用机械厂的基础上,成功引进年产120万吨矿渣微粉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正加快处理环评等其他手续;积极探索工业地产模式,与联东集团洽谈开发建设事宜,力争盘活铁西潍焦老厂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着眼盘活薛国大酒店资产,引进文华坊民俗文化与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由晟鸿集团建设,目前土地证进行挂牌手续办理,同步进行规划设计。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个班子共同抓”的工作机制,营造招商的良好氛围;健全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协助进驻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等相关手续,在项目申报、招工、银企合作等方面多做服务,实行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坚持做到“五个一”方针,即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张进度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全心全力为项目落户和企业发展提供一流的服务和办事效率。
三是齐心协力下好“经济发展”棋。做实做优服务工作。建立全方位和个性化的“一对一”重点企业服务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定期召开政企联席会、对话会,帮助分析和研判宏观经济形势,提振企业信心。建立及时有效的政策沟通和反馈机制,重大经济社会决策出台前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助力助推企业提升。帮助企业聚焦主业,落实技术改造奖补,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加快掌握“独门绝技”。加强分析研判,聚焦辖区优势产业,重点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努力培育1-2个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企业,扶持一批具有“杀手锏”产品的技术性企业,配套一批“名气大、叫得响”的品牌服务业,加快形成优质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