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958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发改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1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发改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45号提案的答复(抢抓政策窗口期,倾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发改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45号提案的答复(抢抓政策窗口期,倾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雪委员:

您提出的《抢抓政策窗口期倾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上资金争取成效显著,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我们锚定目标、靶向发力,建立项目策划、包装储备、申报协调、审核下达闭环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区四个重大工作专班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包装策划项目,全力靠上协调,强力推动资金争取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争取政策性资金项目25个,争取资金4.7429亿元。其中,7个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获批1.8029亿元,6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下达2.262亿元,4 个产业攻关、服务业引导及资源型城市转型项目争取其他资金 0.056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领域表现突出,9个项目通过审核,额度达23.005亿元,位列全市第二,其中第一批3个项目需求16.5亿元、第二批6个项目需求6.5亿元,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资金动能。

(二)政策性金融工具储备扎实,对接效率持续提升。20254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后,我区 四个重大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对接省、市发改部门及农发行,召开专题座谈会细化申报路径。对照8大领域31个专项要求,组织济南工程咨询院专家团队对申报项目开展全景式研判审核,首批上报的6个项目全部获省发展改革委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审批通过,资金需求6.27亿元,规模居全市第三。申报领域调整后,结合投向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要求,目前新增梳理项目21个,总投资241.84亿元,资金需求24.96亿元,为后续争取工作筑牢项目储备根基。

)融资平台效能持续释放,银企对接精准高效深化政银企协同机制,以平台建设破解信息壁垒,今年已举办5场精准对接会,推动资金供需两端高效匹配。上半年全区贷款余额达920.52亿元,较年初增长73.19亿元,增幅8.64%,信贷投放保持稳健态势。高标准举办 金融赋能薛城高质量发展大会,促成38个优质项目现场签约,总授信突破108亿元,创下单场对接活动授信规模历史新高,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精准滴灌企业需求。创新特色金融产品供给,针对科技型、人才密集型民营企业的轻资产、高成长特性,大力推广科创贷人才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今年以来,已推动金融机构为正天电子等13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发放科创贷”534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缺乏传统抵押物的融资困境。同时,直面融资贵痛点,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贷款贴息等惠企政策,积极帮助国宁车行申请并落实贷款贴息资金11.47万元,切实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推行直连服务精准触达,发挥好重点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动态筛选、纳入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今年以来,已将60家民营企业纳入《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情况统计表》进行重点跟踪服务。同时,组织相关银行深入企业一线把脉问诊,通过实地走访上海大众汽车枣庄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了解生产经营实况、摸排融资堵点痛点,研究制定一企一策融资解决方案,已成功为十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3545万元,有效疏通了融资毛细血管

(五)惠企政策传导全面覆盖,服务可达性显著增强。积极响应《枣庄金融产品服务名录》推广工作要求,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高频次推送《名录》电子版及查询二维码,确保惠企金融信息在线上广泛传播、触手可及。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商会协会及重点企业,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渠道转发《名录》信息100余次,有效扩大了政策知晓面。在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走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中,开展《名录》定向推送与现场解读,工作人员面对面为企业讲解产品特点、申请条件及流程,指导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高效匹配适用金融工具,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要聚焦项目提质增量,筑牢政策争取根基。围绕2026年政策性资金投向,组织镇街、部门、国企策划包装优质项目,同步衔接十五五规划编制,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专项规划。区四个重大工作专班将强化政策预判与向上衔接,各项目单位明确专人对接跟进,形成上下联动的争取合力,推动更多资金落地见效。

二要深化平台功能升级,拓宽融资服务维度。定期、高频次、分主题(如科创、绿色、供应链等)组织精准化、小型化银企对接活动,年内开展政银企对接会15场次以上。探索建立线上常态化融资对接平台,提升融资效率。力争全年贷款增速保持全市前列,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稳步提升。

三要强化政策协同落地,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积极向上争取并高效落实各级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扩大政策性担保覆盖面并降低担保费率。联合国金监会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确保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四是优化直连服务机制,提升企业获得感。动态更新完善《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名单》,将更多有潜力、有需求的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深化联合走访+”模式,不仅解决融资,更要提供财务辅导、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探索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快速响应和闭环解决机制。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经济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