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054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0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工信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3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企业技术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工信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3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企业技术的提案)

尊敬的李德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企业技术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薛城区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全力推动企业技改提升,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是全力推进技改项目建设。2024年,全区共实施投资过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62个,完成投资17.51亿元,实现增幅13.6%20251-5月,全区共实施投资过500万元工业技改项目54个,累计完成投资7.39亿元,同比增长28.7%,当年新纳统项目1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7个。

二是助推数实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进数实融合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共创建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应用场景1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2家、应用场景5家;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22家;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5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2家。

三是设备更新加力驱动。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相关政策机遇,加强政策宣传,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各项政策资金,2024年,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项目1个、省级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资金项目2个、市级设备奖补资金项目4个;2025年,提报省级设备奖补项目2个、省级财政资金股权投资项目2个、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项目1个,配合发改提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8个,其中远通纸业造纸生产线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了市级、省级审核,目前已至国家审核环节。

是打造良好服务平台。举办枣庄市技改荟-数智行走进企业(薛城站)活动,邀请专家服务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升级方案,助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搭建政银企良好交流平台,为项目实施提供融资贷款资金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层次偏低,中小企业投资能力不足。我区缺乏新兴产业的有力支撑,主要经济指标仍然靠煤化工产业拉动,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加工、玻璃等产业经济体量较小,拉动作用较弱。大部分工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不够,产品多数处于中低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比重偏低,同时受市场不景气影响,生产下滑,导致投入不足。2025实施的工业技改项目54个,大部分项目投资额较小,计划总投资不足亿元的项目31个,占项目总数的57.4%。数字化引领不足,运用信息化新技术、智能化新装备、网络化新模式对现有生产的改造提升少,扩能扩产项目多提质增效的项目少。数字化转型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规模相对较小,实施数字化转型较少技术、资金、人才支撑。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弱,主动参与数字化改造意愿不强。实施技改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部分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缺乏分析研究,加之缺少专业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智能化改造升级方案,导致企业面临不会改、不敢改的困境。当前部分企业在高端领军人才、研发团队和技术骨干方面欠缺,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企业对项目投资的信心不足,主动参与改造的意愿不强。

三、下步打算

根据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等建议,结合薛城区工业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将通过多项举措加快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企业技术,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是加强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聚焦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抢抓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技改设备奖补金额、评选智能工厂、利用技改基金支持等方式,加大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改投资的支持力度,争取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二是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坚持市场推动与政策引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重点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培优培强工程,加快推动产业链群规模化发展,重点在数字化转型、科技研发、人才引育、市场开拓等方面为集群内企业进行精准服务。培育制造业发展新亮点,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的龙头骨干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成为全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成熟度高的项目招引力度,立足我区产业基础,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产业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先进技术的直接运用。

是做好跟踪服务,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技改项目建设,全力抓开工、抓推进,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效。把技改项目与规上企业帮包制度有机结合,深化项目跟踪服务,有效解决项目建设困难问题。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智改数转,做优存量,促进智能化场景应用,着力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工业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是打造示范标杆,扩大社会宣传。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率先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鼓励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模式应用。鼓励引导中小企业按需应用轻量化、易部署的云化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核心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通过组织先进服务商路演、提供免费入企诊断服务等方式,加大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学习先进企业转型发展典型经验,转变固有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数字化培训,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强化人才队伍支撑。鼓励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通过报刊、网络等有效传播途径,宣传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积极作用,提高全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民主动参与、共建共享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