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435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国资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0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03日
- 标 题:2025年薛城区国资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3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深化我区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薛城区国资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3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深化我区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
陈俊銮、谢明轩、许秋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我区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提案(包括并入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关于推动区属国有企业配备安全总监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建议聚焦当前国企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视角精准、内容务实,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并结合国资监管与企业改革的实际,积极组织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统筹推进国企改革,重塑组织管理体系。为优化组织结构、推动资源整合,我们对区属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去年以来,新组建锦辰、晟汇、财金三大集团,完成区属企业主业分类归整,形成了定位明晰的集团化企业格局,基本实现“一企一业、板块清晰”的产业链条。同时,积极推进各集团公司章程修订与法人治理体系优化,成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推动企业监事会改革,使国企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市场化竞争力,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布局新技术、智慧物流、康养、文旅等重点领域,推进数字化新能源综合服务体、数字口腔3D打印、京东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亲和源三期、铁道游击队景区提升等民生工程进度,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截至5月底,监管国企共谋划重点项目11个,其中6个列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国有资本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深化企业改革机制,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立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经营效率理念,在国企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干部竞聘上岗和绩效考核制度。今年以来国企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6人,形成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开展外部董事派驻,今年以来新派驻外部董事4名,实现集团全覆盖,并建立履职评价与薪酬挂钩机制,完善决策监督流程,企业内部活力不断增强。
四是强化融资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推动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推动锦辰集团等与申万宏源、财达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推动民生集团AA级信用评级工作,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专项债、“四争一创”等项目,争取财政政策性资金支持,促进企业融资结构更加优化,企业资金保障能力稳步增强。针对不同企业性质给予个性化政策支持,对于公益性企业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优化考核指标,强调平稳运行;对于新组建企业强化帮扶,牵头制定企业发展初期战略目标,协助企业明确主攻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框架,指导企业争取并用足用好各类政策资源。
五是完善国资监管制度,筑牢风险防控防线。今年以来,修订完善《薛城区区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及《区属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区属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监管清单》《区属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细则》三个配套制度,强化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开展2024年国企绩效考核,推进2024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年薪核算,每月开展国企财务月报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国企运行状况;依法依规对国企重大事项进行核准,截至5月共审议、备案国企重大事项31个,形成了多位一体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格局。
六是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我们坚持依法依规、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推动企业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各集团已全部设立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及安全职能科室,在煤矿、建材等高风险领域企业配备了安全总监(安全副总经理)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要求企业积极配合职能部门检查和开展安全自查,今年以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4次,将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下一步将结合企业规模、企业特点,持续完善安全生产领导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七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企业发展动能。我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进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公开竞聘,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开展人员培训,组织开展AI应用等培训,参训人员300人次,提高职工工作效率;指导2个集团企业开展招聘工作,为企业提供新鲜血液,给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2025年是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一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区关于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政协提案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增强国资监管系统性、协同性、效能性,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实现质的提升。
一是加快完善国资监管体系,提升“管资本”能力。进一步完善履行出资人职责相关制度,理顺国资监管与行业监管、主管部门职责之间的关系,厘清责任边界,健全以资本为纽带的监管制度框架。持续完善分类监管机制,针对公益类、商业类企业不同属性,科学设置监管指标和考核体系,推动分类考核、差异管理,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用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实现财务数据、绩效指标、重大事项动态监控“可视化、穿透式、全链条”,推动监管工作从静态审批向动态监督转型。
二是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能。结合“6+3”产业布局,推动集团及下属企业主业归核,原则上每家企业主业控制在2-3个,拟培育主业控制在1个,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协同效应。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在新技术、新科技等领域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资本运营效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推进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探索实施差异化薪酬制度,引导企业聚焦绩效提升与价值创造。
三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代物流、康养、文旅等支柱产业,推动项目投产达效,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转化,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加强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国企“走出去”参与省市外项目投资与建设,借助外部市场倒逼企业改革、激发活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长效机制。对照安全生产相关条例,明确设置标准和责任主体,对具备条件的区属企业应设尽设、应配尽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指导建立安全隐患内部报告机制,培养“吹哨人”。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管理落实到岗、措施落实到位。
五是强化激励引导机制,提升企业运营效益。结合高质量发展导向,调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横向对标、纵向比较的综合考评机制。探索建立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薪酬制度,激励企业员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指导企业持续完善招聘、培养、考核、晋升制度,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青年人才储备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国企干部队伍。
六是完善党的领导机制,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构建党建与经营一体化机制,明确党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执行、干部任用中的职能职责,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探索书记抓项目等党建模式创新,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大党务人员培训力度,鼓励“双岗双能”型干部成长为党组织和经营管理“双骨干”,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委员提出的宝贵建议对我区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提升,切实推动我区国资国企实现高质效、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