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438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国资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03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03日
  • 标  题:2025年薛城区国资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优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薛城区国资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优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议)

孙中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议收悉。经局党委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与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提升我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学习,逐项办理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为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打造实力薛城、首善之区,我区积极抢抓国企改革战略机遇,对住建、交运、水务、煤炭、教育、文旅、城市管护等业务板块,实施业务整合、战略重组,经过三次改革重组,目前已建成七大产业集团,资产总额突破720亿元,在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排名中仅次于滕州。今年,我们又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积极优化提升区属国企绩效考核工作推动国企薪酬更加透明、公平、合理一是推动国有企业面向市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注重效率与公平并重,积极引导企业薪酬水平向市场看齐,强化薪酬水平与企业经营效益的挂钩机制,推动内部工资总额分配向技术技能人才集中二是继续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制定《薛城区区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及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探索更为灵活的工资总额增长机制,如实行工资总额周期管理、单列管理等,为企业布局新赛道、新产业和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三是深化新型经营责任制改革,将经营业绩与领导人员薪酬捆绑挂钩,更好地落实领导人员经营责任工资激励导向上向基层关键岗位、科技人才以及突出贡献人才倾斜。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全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打造更有活力、更有实力、更有魅力的新时代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强区建设中充分彰显国企担当,贡献国企力量。

、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绩效薪酬分配体系

(一)推进差异化薪酬制度改革。结合国企功能分类,科学界定商业类公益类企业薪酬制度,建立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薪酬管理模式。对商业类企业,推动建立与市场接轨、与业绩挂钩、与岗位职责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对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产品服务质量、成本控制、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对于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将探索设立“特殊激励通道”,提高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中的权重。

(二)推进薪酬结构优化。指导督促国有企业推行“基础薪酬+绩效薪酬”的结构性薪酬体系,进一步压实岗位职责与薪酬待遇之间的逻辑联系引导企业压减非必要管理层岗位,鼓励干部员工通过内部竞聘等方式参与企业治理,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式分配格局。加强基层和关键岗位激励导向。督促企业薪酬资源向一线技术工人、基层职工、艰苦岗位和关键岗位倾斜,增强岗位吸引力和员工获得感。

、优化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推动收入与效益挂钩

(一)建立健全工资总额与效益联动机制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效益增则薪酬增、效益降则薪酬降”的联动原则,尤其在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指标上加强考核约束。同时防范“虚假盈利”现象,探索剔除非经常性损益、融资性收入后形成的净利润作为薪酬核定基础,防止“用未来的钱发现在的奖”。

)强化工资总额预算与绩效联动。通过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机制,强工资总额与企业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的匹配度加快推进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企业根据岗位职责变化及时调整绩效薪酬,落实“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引导员工在岗尽责、能上能下、优绩优酬,推动企业树立“干多干好多得”的理念,防止“躺赢”式收入分配

、深化新型经营责任制改革,推动权责明晰与绩效契合

)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企业类型,科学设定经营绩效考核指标。对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履行社会责任、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等内容;对商业类企业侧重盈利能力、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等内容。

落实企业管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机制。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从董事会、经理层到基层岗位的“经营目标责任链条”,层层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绩效责任,使企业运行形成权责一致、奖惩明确的治理机制。

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能

(一)建立健全多元激励机制。在严格依法合规前提下,推动商业类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推动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建设。针对关键人才、战略岗位、高层次技术人才等核心群体,建立“个性化、精准化、差异化”激励方案,避免“一刀切”和“大锅饭”,使激励机制更具导向性和针对性。

)加强激励合规与风险防控。我局将会同审计、纪检、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激励合规性审核机制,防止激励政策异化为“变相涨薪”或“利益输送”。建立有效退出机制,对不达标或违约对象及时剥离其激励资格,增强激励的纪律性和约束性。

再次感谢您对区属国有企业的关注、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今后更加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