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016
- 主题分类: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 发布机构:区国资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标 题:山东晟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山东晟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5年,山东晟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号召,始终将社会责任深植于企业发展基因,以“责任于心、实践于行”为核心理念,在绿色发展、公益担当、职工成长、民生建设四大领域协同发力,用实干笃行书写新时代企业的责任答卷。现将本年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践行绿色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公司以“双碳”目标为战略指引,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链条,构建全方位生态保护体系,今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上缴税费2700万元,获评枣庄市经营管理标杆企业、枣庄市诚信管理标杆企业等荣誉。
(一)推进能源转型,助力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薛城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已完成薛城区晟鸿大厦、医疗智谷产业园、枣庄理工学校等6处光伏项目建设。上半年累计发电120余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165吨,减排二氧化碳3040吨、二氧化硫22.25吨、碳氧化物33.5吨,为区域碳减排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二)推行绿色运营,践行低碳理念。推行全流程低碳办公模式,通过张贴节能海报、开展环保宣传,强化职工节能意识;推广无纸化办公系统,上半年纸张使用率同比下降12.5%;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机制,从细节处践行绿色承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
二、深耕公益领域,传递责任温度
公司聚焦社会需求,构建“扶贫助困+志愿服务”双轮驱动的公益体系,精准释放社会责任效能。
(一)多维赋能,助力共同富裕。产业扶贫方面,依托数字化食材配送项目,深度对接周营镇蔬菜种植产业,与当地合作社及超市建立稳定购销合作,今年已采购铁佛村片区蔬菜15万余元,为农产品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直供通道,持续带动农户增收。教育与民生帮扶方面,向薛城区凤鸣中学捐助办学资金20万元,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向薛城区红十字会捐赠1万元专项善款,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爱心超市与烘焙室建设;依托“青鸟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5个,实现从即时帮扶到长效赋能的延伸;组织“慈心一日捐”活动,上半年职工自发捐款24080元,汇聚爱心暖流。
(二)精准服务,彰显志愿担当。社区服务中,联动“双报到”单位西巨山社区,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围绕政策宣讲、法律科普等领域,组织3场专项活动,20名志愿者累计服务居民200人次,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极端天气的清凉慰问,志愿者们以专业态度回应群众需求,为社区注入了温暖活力。精准对接群体需求,打造暖心品牌活动,雷锋日当天,聚焦外卖员、交警、环卫工人等户外一线职工,开展“春‘锋’送暖 ‘姜’爱传递”活动,将熬制的姜汤送到岗位一线,用贴心服务驱散春日寒意。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退伍军人及家属,通过生活物资慰问与情感交流,传递对奉献者的尊崇与关怀。
三、厚植人文关怀,赋能职工成长
公司坚持“职工是第一资源”理念,构建覆盖职业发展、福利保障、权益维护的全周期关怀体系。
(一)搭建成长平台,激活人才动能。培训体系方面,投入专项经费打造多元化课程,组织红色文化体验、专业技能提升等培训多场,覆盖职工数百人次,以系统化培养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晋升机制方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通过岗位发布、综合测评、民主测评等全流程考核,选任调整干部6名,任命科室负责人2名,打破论资排辈壁垒,让实干者有舞台。
(二)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幸福指数。福利保障上,构建“法定福利+特色关怀”的多元矩阵,今年,投入51800余元用于节日福利、生日关怀等,职工满意度达100%。健康关怀方面,盘活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等阵地,打造融合思想教育、休闲娱乐的文明实践平台,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权益维护方面,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社保,组织职工赴外地开展疗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箱等民主沟通机制,保障职工知情权与参与权;配齐劳动防护用品,规范休息休假制度,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担当国企使命,共建美好家园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聚焦重点民生工程,大力践行国企担当,加快推动18个老旧小区、5000户居民、总面积59万平方米的改造工程,通过精准规划与匠心施工,实现老旧小区从“老旧破”到“美宜居”的蝶变,为城市品质提升注入强劲动能,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晟玺集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责任、创新、共赢”的理念,不断深化社会责任实践,聚焦持续加强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福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