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1515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综合部
- 成文时间:2024年03月2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3月28日
- 标 题:薛城经济开发区2024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经济开发区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市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工作部署,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不放松,聚焦企业满园攻坚突破行动,牢牢抓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牛鼻子”,聚力向高处攀、朝难点攻、往实处干,不断培产业、精招引、强载体、优服务,奋力实现开发区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培产业,以产业优化引领“落地见效”。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核心区突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临港区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化工产业加速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坚持项目招引和现有企业转型两手抓,全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0家。立足新能源产业配套区,强力推进“储能+锂电+氢能”发展,上半年建成宝狮储能项目,年内建成高精度超薄电子基础材料(一期)、协鑫储能、海帝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富锂锰基二期等项目;依托协氢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深度布局氢能产业链,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突出智能制造产业,推动中力阀门、智赢门窗、锐钻重工等项目满产达效、增资扩产,加速现有公司扩容提质。强化与厦门建发等强企合作,推动远通纸业新上30万吨牛皮卡纸、河北姬发启动90万吨代塑纸项目,力争造纸产能突破100万吨。充分发挥潍焦“链主”作用,服务薛能公司“二次创业”,推动粗苯加氢项目满产达效,建成苯酐增塑剂等项目,启动总投资50亿元的丁辛醇及苯胺项目,加快再造一个“新潍焦”。
二、精招引,以项目实效支撑“落地见效”。实施园区招商突破行动,围绕高端化工、智能制造、新能源(锂电配套)、现代物流产业链关键环节,持续加强与500强、产业头部、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对接合作,大力招引产业关联性强、行业技术领先、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着力构建“精而美”“正循环”的产业生态圈。全年新招引过亿元项目15个以上、过10亿元5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1个,新开工过亿元项目9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3个以上,力争过百亿元的旗舰型、链主式项目实现新突破。打造多元招商体系,立足基金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专业招商等模式,主动对接建发、枣矿、潍焦等驻薛强企和驻薛商会,加强与上海识局、和君资本等机构、咨询公司交流合作,密切对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织密招商网络,确保资源变项目。聚焦建成投产目标,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百思利精密结构件、熵路智慧储能、赛维思涂覆隔膜等8个在建项目尽早建成投产;持续梳理招商线索,明确专人、主动上门、逐个对接,推进军民两用重载无人直升机、智能护理机器人制造基地、诗玮雅生物制药等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确保线索变项目,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三、拓空间,以载体建设加速“落地见效”。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统筹核心区、临港产业园融合发展,加快开发区南延和区域村庄整合,完善道路管网及市政配套,持续提升基础承载能力。积极推进“镇园一体”管理模式,加快化工产业园调区扩区步伐,有序实施村庄搬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化工产业园智慧中心,提升园区封闭管理和智慧化水平。强力推动标准厂房建设,坚持“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建设运营智能制造、绿色零碳、奚仲动力谷、奚仲高端装备4个专业化产业园,年内力争新建高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运营高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推动智能制造、绿色零碳产业园全面运营,年内建成产业园数字化中心,不断完善产业园运营管理和配套服务。加速建设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奚仲低空经济动力谷。谋划实施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奚仲高端装备产业园,积极融入淮海经济圈,力争打造地区一流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深入推进低效闲置资源整合,综合运用清理腾退、政府收储开发利用等方式,科学有序推进发达路以西低效闲置土地“连片成方,整体开发”,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年内力争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00亩,全面消除工业批而未供土地。
四、优服务,以一流环境助力“落地见效”。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省、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持续完善开发区运行体系,不断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强化公司市场运营能力,依托薛经开公司,稳步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薛经开公司AA评级进程,持续增强开发区国有公司参与园区经济建设的能力。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健全帮包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行“经开网格红”企业服务模式,配合落实好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做到“服务前移、贴身周到、无事不扰”,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干部队伍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深入贯彻全区“四争一创”“揭榜挂帅”等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以过硬作风保障重点项目快落地、早见效。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强化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的督促调度,全面落实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