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051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7月0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7月08日
- 标 题:2023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朱其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收悉。该建议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区校外培训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全面的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和我局开展的工作,现答复如下: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局的关心指导下,区教体局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统筹抓好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教育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我区“双减”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一套班子,强化统筹协调
2021年10月,薛城区建立“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召集人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翁增光、区政府副区长周海燕;成员单位26家。2022年我区调整、充实了区“双减”工作协调机制成员。为有效推进各类培训机构治理,我区又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各镇街政府(办事处)和区教体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13个部门为成员的薛城区各级各类“证照不全”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专班;治理工作中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即明确职责分工又强化部门协同。
二、落实两大标准,规范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一是明确学校管理制度标准。我区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制定了《薛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管理制度》《薛城区校外培训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准则》,同时要求各培训机构制定本培训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安保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完善“一栏八公开”信息公示标准。区教体局设计“校外培训学校信息”公示牌,公示内容涵盖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法人、校长、消防验收、收退费、教师、教学信息,并要求培训机构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
三、实施两个项目,完善课后服务机制
一是实施实行“作业布置会商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作业布置会商制”首先要求认真做好分析会商。以班主任为牵头人,坚持课堂教学全部结束,组织各科老师对所需作业进行分析,确定各学科作业的时间比例和作业量。各学科比例和内容一旦商定,各个老师就应当自觉遵守,不得违反。另外严格规范作业时间、精心推敲作业题目、梯度布置分层作业、多样设置题目选择。增强学生做题兴趣、不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坚决杜绝“一刀切”式的作业,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展空间。二是课后延时服务项目。将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区教体局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暂行意见》,全区84所中小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在义务教育学校中占比96.4%。
四、推行六项举措,实行动态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资金动态监管、教材联合审查、信用监管、双随机检查等监管机制,构建培训机构治理体系。二是扩大社会监督。区教体局设立专门投诉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信访举报工作;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教育窗口,接受咨询、投诉;在区政府官网上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三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区教体局在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镇街“网格化”管理作用,各镇街校外培训机构检查组积极行动,深入社区、街道开展摸排,全面摸清校外培训机构底数;对“有证无照”的培训机构下发《校外培训机构整改通知书》,对“无证无照”培训机构下发《校外培训机构停止办学通知书》。同时,逐一建立“证照不全”机构档案,分类登记违规办学、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形成工作台账,做到底清数明。四是实施暗访调查。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开展暗访调查,及时向属地部门反馈问题线索,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动态管理。五是制定《薛城区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建立黑白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2022年我区将一所存在严重违规办学行为的培训机构拉入“黑名单”,其违规信息依规移送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予以关停。六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学生家长了解和支持“双减”政策。区教体局每年在寒暑假前,印制“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通过“薛城教育工委”公众微信号向学生家长推送,通过区政府官网向社会发布“薛城区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薛城区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黑名单”及监督举报电话,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正确选择合规校外培训机构。
五、推进各类专项治理工作,净化校外培训教育生态
2021年以来各类专项治理工作压茬推进,相续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工作、寒假期间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双减”整治工作、校外培训机构广告治理工作、抓实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暑期隐形变异培训治理阶段性工作、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治理工作、涉境外课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集中大检查、校外培训“监管护苗”专项行动、校外培训材料及从业人员排查工作、教育考试社会成人培训治理工作、成人函授站点情况治理工作、艺考培训机构排查工作、校外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专项排查、校外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工作、开展“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百日会战”专项行动。
通过系列工作的开展,累计查处违规广告数297处;共排查“证照不全”培训机构334处、下发《停止违规办学行为告知书》334份;有115家“证照不全”培训机构停止办学。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数量多、社会需求量大,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代表的建议开展以下工作:
一、通过区政府网站、区教体局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薛城区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区教体局微信公众号和全区各级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学生家长微信群,发布《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引导家长理性认识校外培训,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自觉抵制违规培训行为。
二、对各种形式补习班和办学机构进行常态管理,针对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场地安全等加强审核。首先要登记造册防止各种骗局发生,有效保护家长和学生合法权益,同时严厉打击无证办学行为。其次,规定办学门槛,实行准入制。对办学场所、师资配备、教学管理人员配备等给出规定。最后,相关部门联动,加强办学安全监管,防患于未然。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机构对师资要求普遍较低,辅导班老师多为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社会人员,有的是在校大学生,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教育质量堪忧。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与公办学校协调一致的校外教育教师职业资格制度,逐步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建立校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职业保障制度等,保障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对“证照不全”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整改和暗访的力度,防止暗地招生或变异开展培训。对治理“回头看”发现问题的机构重点监控。
五、加强对培训机构名称使用的监管,教体局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加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门头名称和内部宣传标识标语的监管,并及时将相关规范规定宣传到经营者和广大师生。同时公布投诉电话,鼓励机构经营者主动维权,加强社会监督。
六、计划在中小学暑假前期继续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集中开展“证照不全”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
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借鉴意义,我们也会在后续工作中予以充分考虑和吸收。我们相信随着法律、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实践的不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环境也能越来越好。
感谢您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