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070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7月0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7月08日
- 标 题:2023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11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增加群众休闲运动场所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11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增加群众休闲运动场所的建议)
郝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群众休闲运动场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对全民健身工作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认真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围绕“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这一目标,紧密联系群众健身需求,不断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壮大基层健身队伍,我区体育工作成绩显著,走在了全市前列。
一是深化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实施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作用,通过高效协同的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共建等形式,结合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力度。2022年,邹坞镇全民健身骑行道20公里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龟山公园体育公园改造获省体彩补助资金100万元。“云霄园”全年龄段健身口袋公园、长江路高速桥下1800平米运动场等场所对外开放,全区新配备健身器材24套,老旧小区改造配备健身器材176件,维修更换100件,既方便了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又营造了健康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已建设农民健身文体广场404余处,农村行政村(社区)文体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500多个晨晚练点、400多个体育健身站点遍布城乡,初步构成了遍布全区多元化的区、镇街、村居三级健身指导网络。城区每个社区都建有体育健身广场,覆盖率达到100%,城区“15分钟健身圈”已经基本形成。在公园、广场等规划建设当中充分考虑群众健身需求,在城南森林公园建设高标准健身步道4000多米,全区绿道里程累计110公里左右,龙潭公园、凤鸣湖公园配套建设了功能齐全的健身场地。对凤凰山等环枣森林绿道改造提升,成为长跑、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好去处。
为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健身需求,2023年我区开工建设小沙河体育公园(沿河公园)。该项目位于城区北部,以小沙河为主线,东起德仁路,南至永兴路。总占地面积为12.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2万平方米。获2023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420万元,主要建设健身步道、骑行道,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广场、儿童游乐设施等户外运动功能服务场地和设施,计划2023年12月竣工验收。
二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热潮。为切实加强我区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区政府出台了《薛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多元功能。每年3-10月份举办区级全民健身运动会,今年已进行到了第十三届。近年来,平均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比赛活动60次左右,规模以上大型比赛、展演活动15次左右,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良好氛围,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潮。各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也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比赛活动,各镇街、各企事业单位积极为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创造宽松环境,每年都要举办社区广场舞大赛、职工趣味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学校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台球、门球、“庆三八妇女节”展演活动、乒乓球、“全民健身月”、篮球、山东省少年围棋锦标赛(枣庄赛区)、骑行等规模以上赛事20余场,农村、社区运动会40余场,体育健身培训班20余期,“奔跑吧少年”区级联赛3场,校级比赛80余场,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
三是规范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推动科学健身指导。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平均每年开展太极拳、广场舞、门球、乒乓球、篮球、健身球等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0期左右,培训健身骨干500余人,截至目前,薛城区累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余人,每个村居基本配备了1-2名体育健身骨干,为全民科学健身提供了保障。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健身龙、足球、气排球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200余人。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和带动下,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人数逐年增加,目前超过20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思路和手段,将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推介给广大群众,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增强体质、强健体魄;争取加大公共体育设施财政扶持力度,根据人口分布特点和市民需求建设相应的体育场地;加强管理、完善设施,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现有的各类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研究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创造条件分时段的逐步向群众开放,提高使用率。
感谢你们对薛城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