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678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021号提案的回复(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021号提案的回复(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提案)

孙晋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提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校内安全方面。校园技防配备上,目前全区校园安装摄像头11461个,视频监控全部接入“雪亮工程”,重点部位视频存储达90天,92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天眼”系统44台设备完成安装调试,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一键报警接入属地公安机关。为提高监控设备的性能和清晰度,各学校正逐步推进监控设备的升级换代工作,采用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监控技术,提升监控画面的质量和稳定性。消防设施整改上,全区校园配备灭火器8566具,应急灯6621只,32所学校建成微型消防站。区教体局常态化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专项检查,建立问题台账,要求学校限期整改过期灭火器和水压不足的防栓,督促学校定期维护消防设施,并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各学校每学期组织至少一次消防应急演练,模拟火灾场景,培训消防知识、灭火器使用、火灾逃生技巧,提高师生应急反应与自救互救能力。校园传染病预防上,区教体局高度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全区教体系统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传染病防治工作会议,安排传染病防治工作,并与各学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职责,层层压实责任,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是安全教育方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地震、火灾、踩踏、校车事故等突发事故的应急疏散演练;寄宿制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夜间应急疏散演练,使用校车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校车安全事故应急疏散演练,学校食堂员工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消防等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知险、避险、自护、逃生、助人的能力。今年以来,全区学校累计开展应急演练352场、国旗下讲话460次、主题班会1518场,制作安全手抄报1.5万余份,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11.6万余份,开展急救白金十分钟活动七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培训,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法治教育讲座,覆盖师生8万余人次,营造“全员参与、全域防控”的安全氛围。同时,建立法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九条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班会、团队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两法”深入人心。组织全区学生参加全省“学宪法 讲宪法”素养竞赛和演讲比赛,全区7万余名学生参与“宪法小卫士”网上学习,43000余名学生参加全省禁毒网上知识竞赛,15名教师分获省市禁毒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区教体局获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常态化推行每周三下午“校长接待日”制度,开展“千名校长联万家”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三是校园周边环境方面。根据区政府办公室建立的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会商机制,区教体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聚力校园内外安全治理,全力抓好风险隐患梳理、任务调度等统筹职责。今年3月3日,组织召开教育体育专委会第一季度联席会议,副区长周海燕出席部署工作,压实部门责任。3月4日至15日,联合公安、住建、卫健、市监、执法、供电、消防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区59所学校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并整改校园周边安全问题隐患27条,实现“排查—反馈—整改—验收”闭环管理,从源头消除安全风险。4月10日至25日,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回头看”交叉互查,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切实保障校园周边安全稳定。截至目前,全区校园累计设置安全护栏3237.2米、防撞拒马160个、防撞柱1562个、隔离墩734个,9所学校完成62个自动升降柱安装,校园安防基础建设基本完善,有效保障校园平安稳定。规范学校门口“三区”(即缓冲区、通过区、集散区)划分管理,提升校门区域安全指数和通行效率。配强人防力量,全区校园配备专职保安406名,人员配置100%达标,夯实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全区学校均制定“一校一策”方案,推行“错峰错时”上放学制度,组建由学校带班领导、教职工代表、保安员、家委会成员、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多元“护学岗”,实现学生“即到即进、有序疏散”,保障重点时段校园周边交通顺畅。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周期管理,健全传染病防控长效机制。督促全区各学校建立动态维护台账,落实“周查、月查”制度,特别是对校园内建筑物、围墙、栏杆、门窗、电力系统等重点基础设施,建立“一校一档”台账,详细记录设施名称、安装时间、使用状况、维护记录等信息,明确不同设施的维护周期,确保维护工作按时开展,实施隐患销号管理。指导各学校完善常态化防控措施,制定《校园传染病防控操作手册》,细化教室、宿舍通风消杀流程和标准。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模拟疫情发现、报告、隔离、处置等全流程。联合卫健部门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定期修订完善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开展宣传教育,常态化安全培训。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LED 显示屏、班队会、宣传栏、“1530”教育模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途径,进行防溺水、防拥挤踩踏、防校园欺凌与暴力、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卫生与安全、逃生自救、反邪教、毒品预防教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一氧化碳中毒、烟花爆竹与危禁品安全、心理健康和法制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普查,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一生一档”建立档案,“一生一策”予以关怀帮扶,给予更多温暖关爱,促其快乐成长、快乐成才。同时,近期将联合区卫健局开展薛城区教体系统“医校共建 安全校园——急救白金十分钟”活动,增强师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推动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发展。

三是加强联合执法,整治重点隐患。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整治”机制,定期联合交运、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尤其是上放学时段,针对流动摊点开展高频次执法,严查无证经营、占道经营行为,加强对学校上放学期间的巡逻管控力度,合理疏导车流和人流,避免人员和车辆过度集聚,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针对流量较大的校园门口,增设减速带、信号灯、电子抓拍等设施,划定临时停车区域,实施“即停即走”管理模式,缓解交通压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顺畅的上下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