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716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守护校园“舌尖”为孩子健康“加菜”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8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守护校园“舌尖”为孩子健康“加菜”的建议)

褚庆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守护校园“舌尖”为孩子健康“加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优化运营模式,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打造“自主经营+新型自主经营+配餐服务”多元运营格局,目前,全区57所供餐学校已全部完成运营模式调整,幼儿园食堂实现100%自主运营,确保责任可溯、管理规范。全面推行大宗食材“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统一监管”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定23家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大宗食材统一配送率达100%,特别是创新实施“A包B包”动态补招制度,A包保障米面油等基础食材稳定供应,B包满足多样化需求,从源头保障食材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建成6个区域性仓储配送中心,实现食材从厂家到学校 “一站式”直达,减少流通环节,采购成本压缩10%左右。

二是强化教育引导,提升安全防控能力。联合区住建局、市监局、卫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召开薛城区食堂食品安全培训会议,聚焦食品购进溯源管理、加工流程规范、食品留样标准等核心环节,对安管主任及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等14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月度考核+年度复训”机制,今年以来已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合格率100%。明确开学第三周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专题培训等活动,累计参与师生10余万人次,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了“人人参与监管”的良好氛围。持续开展“提升供餐服务质量,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每季度组织一次食堂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专题培训、一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一次学校食堂供餐服务管理观摩活动,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创新“云端”监管,提升工作效能。建成完善 “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全区学校食堂覆盖率100%,实现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全流程24小时实时监控,家长扫码即可查看后厨画面,让校园餐制作“看得见、信得过”。平台接入市场监管数据系统,自动抓取检测报告、违规预警等信息,提升监管精准度。推广国家食堂财务软件,解决会计核算不规范、台账登记不完整等问题。自主研发校园膳食经费监管平台,打通采购、库存、财务数据壁垒,自动生成台账和报表,精准识别“账实不符”“同价不同餐”等问题,推动财务管理从“人工记账”到“数字治理”跨越。今年以来,已开展线上全覆盖检查4轮(次),实现了“非现场监管、零距离整改”的高效治理模式。

四是深化制度落实,筑牢全程监管。健全制度体系,修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大宗食材统一采购实施细则》等10余项制度,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框架。落实落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抓严抓实常规管理。常态化开展学校食堂安全“八个一”活动,积极构建开放、便利、满意的常态化家校沟通“六个邀请”模式。采取“教体+部门”联动方式,成立工作专班,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协查通报、信息共享、定期督查,合力健全统筹协调机制。2025年以来,联合卫健、市监等共督导检查学校62所次,提出食堂食品安全问题隐患57条,均整改完毕,实现闭环管理,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加强培训。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邀请市监部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是强化基础保障。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推进食堂硬件改造,优化功能分区布局。同时,推动建立学校食品安全长效投入机制,将食堂运维、人员培训等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基层学校“有人管、有钱管、有标准管”。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一方面开展常态化检查,联合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每月对学校食堂进行一次常态化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专项检查,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进行重点检查,如在开学前、节假日后等关键时期,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杜绝发生食品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