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718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7号建议的答复(关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教体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7号建议的答复(关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建议)
李振成、刘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家庭幸福安康。您的建议深刻洞察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极具针对性和建设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薛城区教体局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职责,将预防违法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职员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一、聚焦聚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印发《薛城区普通中小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主题活动,承办全省第二届“普法少年”学习宣传枣庄专场活动等,努力构建“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工作体系。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课程课时,深挖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发挥体育、美育、德育功能,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
二、聚焦聚力法治宣传教育。建立法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九条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过班会、团队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两法”深入人心。组织全区学生参加全省“学宪法 讲宪法”素养竞赛和演讲比赛,全区7万余名学生参与“宪法小卫士”网上学习,43000余名学生参加全省禁毒网上知识竞赛,15名教师分获省市禁毒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区教体局获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实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全覆盖,开展普法专题讲座、模拟法庭进校园等活动300余场,有力推动法治校园建设。
三、聚焦聚力心理健康教育。出台《薛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依托区舜耕中学成立“薛城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全区86所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实现心理教师全覆盖,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学季、中高考等关键节点,开通心理辅导热线,开展“减压赋能 助梦飞翔”团辅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调整心态,被山东教育新闻、新闻午班车等省级媒体报道点赞。
四、聚焦聚力家校社协同育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校共育 同心护航”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宣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常态化推行每周三下午“校长接待日”制度,开展“千名校长联万家”活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一生一档”建立档案,“一生一策”予以关怀帮扶,给予更多温暖关爱,促其快乐成长、快乐成才。10月23日,参加区政协组织召开的“关爱青少年成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座谈会,在凝聚各方力量,梳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加强与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社区等单位部门协作配合,充分利用“五老”助双减、“春风童行”关爱留守儿童等教育资源,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五、聚焦聚力专门教育学校建设。根据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市专门矫治学校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区检察院、薛城公安分局报送了涉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底材料,经过专门教育评估组评估,区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审议,目前,薛城公安分局已完成对79名涉案未成年人送教工作。积极配合市教育局,把新城街道大吕巷小学改造建设成枣庄市正航学校(专门教育学校),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专门教育,用专业力量开展全天候教育矫治,推动治理工作向根源延伸。
尽管我们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正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未成年人犯罪与监护人的履职不当,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干预和矫治体系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下步,区教体局按照职责分工,结合教体实际,坚定不移做好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一是强化思想教育。以“八五”普法为载体,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教育,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普法讲座”等主题活动,开展普法征文比赛、普法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从思想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和行为异常学生,实行“一生一策”,强化教育管理,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二是抓实师生心理健康。推进师生心理健康提升工程,依托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师生心理辅导,加强心理课程研究,提升心理教师能力和水平,更好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安全。巩固拓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测筛查和动态监测,健全问题学生的发现与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持续优化育人成长环境。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思想,分层分类签订履职践诺责任书,扎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形成党政领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多元共治格局。协调配合公安、交警、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净化学生学习成长社会环境,最大限度降低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影响。落实上、下学重点时段校门口路段有特警、交警、学校值班领导、家长为成员的多元常态化“护学岗”按时值班。四是用足用好各类育人资源。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充分挖掘自身育人潜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积极配合协同社会有关方面,努力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格局,全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再次感谢您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