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666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科技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科技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3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科技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3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孙宝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区工信局、区科技局会同协办单位区人社局、区市监局协商,现答复如下:
去年以来,我区围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坚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提升服务实效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厚植创新沃土,塑造科技支撑,为打造薛城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一)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以精准服务、梯度培育为抓手,加大企业创新培育力度,夯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根基。去年以来,已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6家,完成年度任务117.8%,去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速20.17%,提高9.88%,全市第一。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赛道,组织6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熵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笃行(山东)医用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占全市获奖比例2/3,名次也是全市历年最高。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四级动态培育库,覆盖全区近200家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动态跟踪服务,建立监测、诊断、培育、提升闭环体系。持续开展存量企业复核工作,调度专精特新企业异常经营情况。对申报“小巨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情况调研。组织审核80余家企业申报高成长型企业荣誉,成功获评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5家;申报成功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复审成功8家;1家企业成功获评国家级重点企业“小巨人”(嘉驰化工);积极筹备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组织7家企业参加省级辅导并进行预填报,通过省级审核推荐3家新增、1家复审企业材料上报工信部。组织已获评的180家优质中小企业(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按要求完成年度信息更新工作。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研发归集指导,开展精准跟踪服务,持续强化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目前,已开展研发投入归集专题培训8场,针对研发强度薄弱企业实施精准帮扶70余次。全区2024年度研发经费填报额达10.07亿元,同比增长30.78%,首次突破十亿元,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指导推荐中科智能等3家企业开展重大创新任务攻关,申报省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截至目前,3家企业均已入库省科技厅。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构建“政银企”联动机制,开展“一对一”辅导,当好企业“科技顾问”,以点带面,强化科技政策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各级各类奖励优惠政策,破解融资难题。去年以来,已协助43家企业申请“鲁科贷”2.71亿元,获批省级小升高奖补、研发经费后补助等各类资金641.09万元,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三)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科技交流形式,持续开展“科技下午茶”活动11期。拓宽科技合作平台,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全省首家以石榴为主题的科技小院。深化院校合作对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支持重点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各大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科企协作关系,推进平台提质增效。去年以来,已帮助枣庄恒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市级重点实验室,全区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较2023年提升61.6个百分点,达到82.6%。配合做好山东省科技大市场线上平台的成果推介,组织我区企业在科技大市场发布技术成果和技术交易需求,征集“红锦硕”苹果、晟达菲尔奶酪棒、朵奕蓓石榴化妆品等优秀农业科技产品在山东省科技大市场进行展示宣传,促进我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加快数字转型升级,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深入推进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截至目前,全区成功申报山东省工业互联网标杆1家,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企业2家,山东省DCMM贯标试点示范企业5家,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企业22家,省级优秀大数据解决方案名单企业1家,山东省两化融合优秀企业3家,2025年度“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1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市级工业互联网服务商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1个,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2个。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扎实推进。
(五)聚焦高端人才引育,迸发人才发展活力。立足产业精准引才,按照“引进一个人才、组建一支团队、提升一个专业、助力一个产业”的思路,坚持以才引才、因需招才。去年以来,共申报国家级人才11人,省级人才5人,1人入选,实现了我区2021年以后省级人才的再突破。立足未来招引落地,推荐入选“创业齐鲁”省内赛项目3个,1人获评创业团队类优胜人选;积极招引2023年“创业齐鲁”获奖人选中国矿业大学樊宇教授来我区落地,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立足企业提升服务,去年共引进企业科技副总10人,联合区委人才办发布《2024年度薛城区重点项目企业人才需求清单》,梳理引才岗位40个、引才需求96人,进一步发挥人才对于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
(六)发挥人才联接作用,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积极开展博士(后)交流对接工作,组织枣庄和顺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基地)合作交流对接活动;组织山东誉扬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参加“产才融合 榴筑华章”博士后直播招引工作;对接辖区企业组织山东中力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重点企业,10名工作人员,参加“创新·合作·共赢”山东省博士后科技服务枣庄行活动。强化平台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平台建设,多渠道、多举措吸聚各类人才。目前薛城区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家,有力推动了企业和产业迭代提升。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申请4项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发表SCI论文5篇,在煤矿安全监控、智能化技术和环保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枣庄和顺达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牛之慧推动了矿山机械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上发表论文1篇。强化技能竞赛引领,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提技,在2024年枣庄市“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薛城人社局推荐选手获得竞赛第一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亲和源—绿色康养新追求”创业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奖及“全国优秀创业项目”。
(七)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开展质量发展日常工作,深入邹坞化工园区,调研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和产业链试点工作,联合园区办上报创建材料。研究制定并按时报送薛城区质量强企强链强区工作方案。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市级质量品牌培训活动,并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市级首席质量官培训,在“首席质量官之家”后台管理系统完成企业信息备案,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落实工作。全力帮扶企业申报各类品牌荣誉。走访调研优质企业,宣传“好品山东”、省长质量奖、山东省优质品牌等相关政策信息,帮扶企业筑牢申报基础,动员30余家企业积极申报“好品山东”、山东高端品牌企业等,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联动政企深化服务。宣传发动全社会、全方位参与质量提升行动,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次,发放传单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40余人次。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突破行动。对接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平台,以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以及高校院所转让许可专利技术等为重点,全面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开展专利转化金融扶持赋能升级行动。为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企纾困工作,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与其他抵押物打包组合融资,强化知识产权补充征信作用,向金融机构推送融资需求白名单,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惠度。
感谢您对我区生产性服务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积极发挥部门职能,查漏补缺,完善机制,全面落实好上级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各项政策,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