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669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科技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科技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科技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刘彦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心,我们高度重视该建议,经过研究梳理,结合协办单位区委组织部、锦辰集团、人才集团意见,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首先,针对建议中提出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校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利用高校的高端人才资源和创新发明成果,占领高端市场,助力企业发展,对于研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资助,去年以来,薛城区科技局坚持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科技服务实效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解决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科技创新总体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势头,2024年,我区连续2年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并成功实现位次前移。

一是聚力平台人才引育。强化平台引领,鼓励支持重点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各大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科企协作关系,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帮助枣庄恒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青啤(枣庄)有限公司5家企业获评市级重点实验室2024全区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23年提升61.6个百分点,达到82.6%。依托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共申报国家级人才11,省级人才2人,1人入选,实现了我区2021年以后省级人才的再突破。推荐入选“创业齐鲁”省内赛项目31人获评创业团队类优胜人选;积极招引2023年“创业齐鲁”获奖人选中国矿业大学樊宇教授来我区落地,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立足企业提升服务,全年共引进企业科技副总10人,联合区委人才办发布《2024年度薛城区重点项目企业人才需求清单》,梳理引才岗位40个、引才需求96人,进一步发挥人才对于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

二是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加大研发归集指导,开展精准跟踪服务,持续强化政策宣讲和业务辅导。目前,已开展研发投入归集专题培训8场,针对研发强度薄弱企业实施精准帮扶70余次。全2024年度研发经费填报额达10.07亿元,同比增长30.78%,首次突破十亿元,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已组织推荐中科智能等3家企业开展重大创新任务攻关,申报省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构建政银企联动机制,开展一对一辅导,当好企业科技顾问以点带面,强化科技政策带动作用认真落实各级各类奖励优惠政策破解融资难题。去年以来,已协助43家企业申请鲁科贷2.71亿元获批省级小升高奖补、研发经费后补助等各类资金641.09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三是深化拓展科技合作。创新科技交流形式,开展科技下午茶活动11,围绕石榴产业等全区重点工作,邀请企业负责人、高校专家开展座谈交流梳理问题台账52并逐条跟踪解决拓宽科技合作平台,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全省首家以石榴为主题的科技小院,成功迎接全省乡村振兴观摩会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观摩会,得到与会领导高度认可。深化院校合作对接,服务低空经济动力谷等重点项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探讨建设低空经济研究院,加强与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枣庄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常态化双向对接,持续推动产学研转化落地全区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6.75亿元。

其次,针对“‘联合研发中心合作团队成员入住人才公寓给与政策优惠协办单位区委组织部与人才公寓的运营单位(北区:区锦辰集团,南区:区人才集团)协商答复如下:对于在我区无住房的联合研发中心合作团队成员,可申请入住我区人才公寓(每人不超过3年),并根据学历享受相应的优惠,其中,全日制博士学位给予前两年免费居住,第三年按照基准价的50%收取租金;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第一年按照基准价的50%收取租金,第二年按照基准价的60%收取租金,第三年按照基准价的70%收取租金;全日制“双一流”大学学历第一年按照基准价的60%收取租金,第二年按照基准价的70%收取租金,第三年按照基准价的80%收取租金。对于团队成员中的领军人才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具体协商优惠标准。

下一步,区科技局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在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引进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力度,充分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活力,打造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齐头并进,在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更大实效,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再次感谢您及贵企业对我们的工作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