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0-00041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0年09月0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9月09日
- 标 题:2020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403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文明乡村建设水平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403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文明乡村建设水平的建议)
您提出《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提高文明乡村建设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薛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以宣传造势、政策引导、设施保障、执法震慑、机制推动五项举措,全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一、宣传造势
一是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传月活动,制作移风易俗宣传录音和视频,2020年先后于6月和7月采取“一镇一车”、殡仪馆一车的形式组织八辆宣传车队,深入全区七个镇街,对59个城市社区和328个自然村进行全覆盖的巡回宣传。全程播放移风易俗的惠民政策和移风易俗倡议书。6月11日,经区委宣传部安排,通过区融媒体平台,以宣讲的方式宣传惠民殡葬政策和移风易俗倡议书。同时,充分利用文旅中心的“一年一村一场戏”和各镇街的文化站为平台,把移风易俗工作编排成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富有薛城乡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类节目轮番在各村居演出,已累计演出200余场,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3千余条,制作宣传展板5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推动移风易俗入心入脑、家喻户晓。二是结合社情民意大走访,加大进村入户频率和力度,动员指导各级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政策,严明规定,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知晓率。其中,以邹坞镇为宣传试点,采取“村村清、户户到”的形式,对全镇所有企业、商户、居民进行全覆盖的宣传。
二、政策引导
一方面做足宣传,在各村居(社区)的村(居)务公开栏上张贴惠民殡葬政策及殡仪服务咨询电话;另一方面落实政策,全面落实惠民殡葬“四项全免”政策,免除火化费、遗体接运费、遗体存放费(3天)、骨灰寄存(1年)葬等基本殡葬费用。2020年上半年共为1090人减免殡葬费用98.1万元,通过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用政策杠杆普及引导群众选择遗体火化安葬,最大程度提高火化率,减少散埋乱葬行为。
三、设施保障
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破解规划土地要素制约,推进以节地生态公益性为主的绿色殡葬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区级公益性公墓,目前正在与福建惠安五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商谈九鼎山陵园清产核资的问题。镇村层面通过采取“一迁二改三绿化”(即“一迁”,对散埋乱葬坟墓迁入公益性树葬公墓林或深埋不留坟头;“二改”,对名人墓、烈士墓等不易迁移的坟墓进行改造,使其达到生态环保要求;“三绿化”,对历史形成不易迁移或拆除的坟墓,进行美化绿化、植树遮挡)的方式,消存量、控增量,现有形成的予以改造提升,符合条件的加快选址新建,正确引导和满足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
四、执法震慑
联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沿街游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乱搭灵棚现象以及制售封建迷信用品、棺木等行为,规范丧葬用品市场及丧葬行为,今年上半年已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制止不文明丧葬行为 10余起,下步将继续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不断深化殡葬执法监督,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问,以此保持高压、形成震慑。
五、机制推动
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充分发挥“一约两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的作用,已于6月22日至30日以镇街为单位巡回举办移风易俗工作专题培训七场次,对镇街、村居相关负责人、红白理事会会长共计400余人全部轮训一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婚丧简办的操作方法及如何提高红白理事会的服务水平,为全区移风易俗及红白理事会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从6月中旬区里组织的移风易俗社情调查结果来看,较5月中旬的调查有明显的提升。目前,全区各村(居)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各村居红白事办理,签订新办简办承诺书,使用音响代替喇叭,使用白花孝章代替孝衣,各红白理事会成员走村入户,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近距离向群众宣讲政策,严明规定,倡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下步将提报召开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的作用,推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