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2179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1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16日
  • 标  题:2024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01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01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发展的建议)

杨永明、蒋美、褚琳琳、孙启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发展的建议》、《关于健全护工服务监管体系夯实“康养示范区”建设基础》、《关于推进医养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关于整合医院医疗资源推进医养一体化的建议》提案,我局已经收悉。感谢对医养康养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区民政局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该提案为未来医养康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区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各级关于医养康养工作的重要精神,以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39家、社区日间照料15家、爱心食堂15家,共有床位3274张。2023年,荣获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入选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1个,获评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1处,亲和源养老服务中心连续4年荣获“山东康养服务十佳品牌”。

一、强化高位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一)高位统筹谋划推进发挥全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跨部门督导机制,保养老服务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制定《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推动形成布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空间格局。

(二)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制度。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加快建设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先后制定《薛城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薛城区为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各项制度。

(三)强化政策资金扶持保障。坚持以扶持保障促发展提升,去年以来,为1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20万元,为8家机构发放运营补助127万元,全区发放机构疫情防控一次性补贴28.2万元,有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领域。印发《薛城区加快爱心食堂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全区爱心食堂建设和运营管理,为8处爱心食堂发放一次性建设补贴79万元

二、增强保障质效,提升兜底保障服务水平

(一)健全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规范高效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护理补贴,去年为全区1678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160.5万元。

(二)规范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联合区财政局、区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全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日常管理、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合法权益。

(三)稳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印发《薛城区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办法》,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属性,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原则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委托运营,有效发挥养老服务组织专业优势。截至目前全区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数量共2家,未委托运营仅有1家,机构运营质效和特困人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优化服务供给,织密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一)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选树邹坞镇敬老院、陶庄镇联创康养中心、常庄街道颐家乐康养中心、周营镇湾槐树老年公寓、新城街道颐顺康养中心以及亲和源养老服务中心6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和市场竞争力的养老服务机构,以点带面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枣庄亲和源养老服务中心连续4年荣获“山东康养服务十佳品牌”,去年获评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

(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四同步”机制,有效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党建+爱心食堂”“慈善+爱心食堂”“企业+爱心食堂”等推进方式全区共运营“爱心食堂”15处,可同时为1000余名老年人提供便利就餐、就近养老服务,有效构建了“养老不离家、养老不离村”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设立“老年人的一顿热饭”慈善微基金,筹集资金20余万元用于支持爱心食堂建设运营,用“一餐热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三)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环境。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去年以来共完成改造270户,有效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和生活质量。探索“慈善+养老”居家养老模式,实施“银安计划”关爱项目,区慈善组织筹集资金38万元,为386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

四、加强特色创新,提升整体养老服务发展水平

(一)加强品牌引领,推动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构建了整体联动、全域共建的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了“薛中夕阳红”养老服务品牌,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县域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二)加大培育激励,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提升行动,去年以来培训养老护理员237人,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开展全市养老服务领域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去年7月份与区总工会、区人社局联合组织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6人获评最美护理员,有效发挥价值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激励一线服务人员担当作为。

(三)构建智慧场景应用,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区39处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智慧化、信息化监管。引导养老服务“智慧+”发展,集成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实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

(四)深化关心关爱服务,浓厚尊老敬老社会氛围。动员引导多方力量参与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工作,为全区63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探访关爱台账,实行“一对多”帮包联系工作机制,落实各类帮扶措施,推动探访关爱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区民政局在下步工作中,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凝聚工作合力。健全医养康养政策保障,持续完善各类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医养康养同步发展的制度机制,凝聚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加快完善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健全城乡社区“两院一体”设施网络,引导医养康养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持续推动全区爱心食堂建设,积极探索以爱心食堂为载体的互助养老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补足人才短板。加强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与人社部门、高校、职业院校等合作,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挖掘典型事迹,树立行业标杆,提升养老服务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全力推动我区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