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978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1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健全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1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健全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议)
闫兴振、褚琳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健全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议》《关于构建老年人友好社会的提案》《关于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总人口50.6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26万人,占总人口20.98%。共有县级敬老院1处,镇街敬老院2处,爱心食堂24处,民办养老机构35家,四级养老服务设施基本齐全。目前,全区共有医养结合养老机构6家,每千名失能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为20张,基本满足失能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指示要求,积极落实山东民政“1261”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亲和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连续5年获得“全省康养服务十佳品牌”,新城花城社区获得全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一等奖。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系统谋划,持续强化保障机制。着力发挥好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区建立了“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委书记巴海峰同志任总召集人,区政府樊猛区长为召集人,有关27个职能单位为成员单位,为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把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工作位置,把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被评为全省县域养老示范区。紧扣各级要求,扎实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共解决养老服务资金使用管理问题5个,养老机构安全隐患254个,制定政策性文件6个,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协同推进,持续完善支持政策。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三个统筹”,形成部门合力优化政策支持,常庄街道西小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颐顺康养、嘉旺康养等一批优质养老机构先后建设运营。印发了《薛城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与设计配建要求、配建程序和移交及运营管理“四同步”机制,利用移交的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开展老年助餐及社区日间照料工作,5月份全市老年助餐现场会在我区召开,获得一致好评。
(三)坚持基础先行,持续健全服务制度。根据省、市两级工作安排,借鉴先进地市经验,从实际出发,细致入微地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养老服务制度。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建立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职责分工表》和《薛城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印发了《薛城区高龄补贴发放管理办法》,2025年共对12649名高龄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190余万元。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薛城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力量、服务内容和服务质效。对全区 1682 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探访率达到100%的关爱服务,累计探访关爱40422次,服务时长31760小时,满意度99.8%。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政策支撑,凝聚工作合力。健全医养康养政策保障,持续完善各类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医养康养同步发展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凝聚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加快完善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聚焦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护理型医养康养机构。健全城乡社区“两院一体”设施网络,引导医养康养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持续推动全区爱心食堂建设,积极探索以爱心食堂为载体的互助养老新模式。
(三)加强人才培育,补足人才短板。加强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与人社部门、高校、职业院校等合作,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挖掘典型事迹,树立行业标杆,提升养老服务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四)维护老年权益,提升老龄工作水平。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老龄委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定期召开老龄工作会议,制定年度重点任务。加强老年人权益维护,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依法打击涉老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开展“敬老月”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