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979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2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1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关注困难群体帮扶救助的意见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1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关注困难群体帮扶救助的意见建议)

王茜、李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困难群体帮扶救助的意见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针对性强、务实可行,对我区提升帮扶救助工作质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信息共享与动态监测”的建议

您提出的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依托“枣解决、枣满意”线上平台整合民政、人社、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同时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科学设定预警条件以精准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体的建议,我们完全赞同并已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区聚焦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常态化帮扶,着力推动低收入人口和防返贫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益。一是通过“线上数据比对+线下入户摸排”相结合的方式,对纳入监测范围的对象实施动态管理与预警,确保监测全覆盖、无遗漏。二是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每月与医保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推动救助机制与信息资源高效衔接。三是紧盯平台预警数据,对上级下发的数据逐一排查,符合救助条件的立即启动帮扶程序,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将持续深化与人社、医保、教育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加快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数据推送机制落地,依托山东民政数字平台等载体,实现困难群体信息实时共享与动态更新。同时,以“防风险、早发现、早干预”为目标,逐步扩大监测范围,精准识别潜在困难对象,进一步提升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二、关于“丰富救助方式”的建议

您提出的丰富救助方式,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为困难群体提供访视、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对我区优化救助服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为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近年来,薛城区深入实施精准救助服务项目,做优做实“物质+服务”类社会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救助工作。具体而言,将救助对象按助学、助老、助残、助困等类别细化分类,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帮扶:在落实物资救助基础上,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协议,为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法律维权等专业服务;针对有儿童或青少年的困难家庭,链接大学生志愿者资源提供课业辅导、心理关爱、社会实践等服务;针对困难老人无人照料、内心孤独等问题,定期开展探访慰问,及时掌握其生活与身体状况,提供聊天陪伴、家居清洁、健康监测等生活照料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模式,在持续做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料服务的基础上,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访视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供给力度,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低保家庭中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同时从完善机制、强化监管入手,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三、关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建议

您提出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项目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在条件具备后有序开展试点。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引导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深度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工作。2022年,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特困人员、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涵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多元化服务;联动慈善资源,精心组织“情暖万家”等系列活动开展慰问帮扶;优化资源整合平台,联合区慈善总会设立“社区基金”,培育优质公益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将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帮扶项目等途径,广泛吸纳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同时加大公益慈善力量动员力度,形成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高效融合的帮扶格局。

四、关于“提升就业帮扶实效”的建议

您提出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困难群体需求提供种植养殖、网络直播等实用技能培训,同时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服务、组织劳务输出以保障困难群体稳定就业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我们将充分吸收并结合现有工作基础深入调研,在条件成熟时稳步推进相关试点。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我区全面落实急难救助政策,对因失业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家庭予以先行救助;为已就业的低保对象设立6个月渐退期,待收入稳定后再停发低保待遇;推行“收入豁免”政策,在认定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时,对精神、智力及重度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收入,不超过低保标准的部分不计入家庭收入,超出低保标准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部分减半计入,以此增强就业帮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助力困难群体稳定就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持续深化与人社部门的数据共享,优化低保渐退期政策衔接,对就业后收入波动的低保对象建立动态跟踪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困难群体就业竞争力,推动就业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五、关于“加强政策宣传与监督”的建议

您提出的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以提高知晓率、确保困难群体及时了解和申请救助,同时严格落实社会救助公示公开制度、规范救助对象信息公示内容与方式、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的建议,我们将认真落实。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区多渠道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报刊等新闻媒体扩大政策覆盖面,通过政策公示、入户走访、印发宣传单、举办困难群众集中帮办日等方式深入推广,让更多群众了解政策内容、及时享受帮扶。同时,着力推进“阳光救助”建设,强化政策公开公示与规范管理:一是公开救助政策。通过政务公开网及时发布各项政策并做好宣传解读;二是公开业务流程及结果。向群众公示办理程序、审核审批结果、救助对象信息、动态调整情况及举报电话等,对新增或调整对象的审批结果及时公示,同时在区政府网站及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固定公示栏实行长期公示,切实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将持续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全面普及政策内容与申请流程,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体的政策知晓率。同时,严格执行救助信息公示公开制度,细化规范公示内容、方式和范围,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

感谢您对薛城社会救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宝贵建议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我们将认真吸纳并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社会救助工作的支持,期待您继续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