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0998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4月1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4月16日
- 标 题:薛城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农业农村局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视察枣庄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工作重心,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三个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领区、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先行区“三区”共建,奋力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薛城实践取得新成效。
(一)持续推进农业增效益。坚持农业规模化、数字化、产业化一体推进,全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推进农业规模化。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抓好病虫害防控及单产提升等工作,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49.5万亩、产量20万吨以上。突出“小田变大田”工作重点,梳理确定有扩规意愿的8—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同步大力推行代耕代种代收、全程和多环节托管等形式,提高全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推进农业数字化。围绕石榴、马铃薯、薄皮辣椒、生猪、蛋鸡等种养殖产业,持续推进农业产业数字赋能行动,争创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数字农业工厂3家以上,引进培植2-3个数字化水平高的涉农产业项目,示范带动全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完成9.6万株石榴栽植任务,健全管护工作机制,确保石榴栽植质效,加快留园山庄、石榴花木城等项目建设,提升石榴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立华美丽牧场、鳄鱼产业园、周营冻干食品及花茶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持续推进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培育,力争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
(二)持续推进农民增收入。坚持综合施策、注重标本兼治,努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一是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依托镇街党校等平台载体,年内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创业人才200人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示范经营主体5家、市级示范经营主体10家以上。抓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推进良种良法、水肥一体化、先进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转化应用,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重点抓好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帮扶对象的逐户核查和定期走访,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和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确保全区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收入增速,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加快培育利益联结机制。遴选2—3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联农带农示范典型重点培育,探索推行订单农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民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三)持续推进农村增活力。坚持统筹谋划、分类推进、因村施策、改革赋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一是建设和美乡村。聚焦“小景变大景”,深入落实全市“双十百千”工程,加快推动“五大振兴”要素向示范片区倾斜集聚,确保陶庄三湾里、沙沟冠世园2个省级片区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好第二批“双十百千”工程建设工作,确保陶庄千山首、邹坞蟠龙源2个市级片区、13个和美乡村示范村、78个提升村通过评估验收。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在去年承担国家级、省级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拓展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成果,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资产进场交易,提高农村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推进“云上乡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提档升级,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承担好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三是发展集体经济。紧密结合村级党组织“跨村联建”,加快提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质效,开展集体经济收入多元化路径探索,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型”“物业经营型”“资产盘活型”“居间服务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