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810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0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集中处置病虫害秸秆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0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集中处置病虫害秸秆的建议)

韩邦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集中处置病虫害秸秆的建议》收悉。您的提案深刻指出了秸秆禁烧政策实施后病虫害防治面临的新挑战,结合长沙、浙江等地案例提出的系统性建议,为我区科学处置病虫害秸秆提供了重要参考。薛城区农业农村局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会同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背景与办理工作总体思路

近年来,我区严格落实秸秆禁烧政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但部分镇街因秸秆还田、堆储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小麦全蚀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发生率较 2019 年上升,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您提出的 “划定管控区域、配备处理设施、加强宣传教育”三条建议,切中问题要害。我们坚持 “分类管控、闭环处理、标本兼治” 原则,建立 “农业部门牵头、镇街落实、企业运作、群众参与” 的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病虫害秸秆处置难题。

二、针对提案建议的具体落实措施

(一)科学划定管控区域,构建分级分类处置体系

建立病虫害秸秆风险评估机制

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疾控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制定农作物病虫害秸秆判定标准,明确小麦全蚀病、小麦茎基腐病、玉米大斑病等多种高风险病虫害秸秆的识别特征和处置等级。

规范集中焚烧审批流程

定薛城区病虫害秸秆集中焚烧管理办法,明确焚烧处理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经农业部门检测秸秆带菌率>20% 或害虫存活率>15%;周边 500 米内无居民区、水源地;配套完善的废气处理设施。焚烧前由村集体提出申请,经镇政府初审、区农业农村局和生态环境局联合验收后,报区政府审批。

(二)完善收集处理设施,构建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

建设 “三级” 收集处理网络

村级收集点:在每个行政村设置 2—3 个病虫害秸秆专用收集池,配备标识牌、消杀设备,由村管员负责登记造册,禁止与普通秸秆混存;

镇级转运站:在5个农业大镇街建设 5处镇级中转站,配备秸秆打包机、雾化消杀设备,实行 “进站消杀 — 分类打包 — 台账管理” 标准化作业;

区级处理中心:引入枣庄市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定点处理单位其焚烧炉配备布袋除尘、脱硝脱硫等废气处理设施,经第三方检测,焚烧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低于 50mg/m³、100mg/m³,优于《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实施全过程精准管控

发病虫害秸秆监管平台,运用 GPS 定位、区块链技术对秸秆 “收集 — 转运 — 焚烧” 全流程追踪:村级收集点实时上传秸秆数量、病虫害类型;转运车辆安装智能锁,未经审批无法启运;焚烧厂数据与生态环境局在线监控系统联网,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三)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多维度开展技术培训

组建由农技专家、环保专员、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宣讲团,开展 “病虫害秸秆处置进乡村” 活动,重点讲解病虫害秸秆识别方法、焚烧安全规范及综合利用技术。编制病虫害秸秆处置明白纸、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手册,发放至全区 5 万农户,配套制作动画宣传片在村广播、微信公众号循环播放,覆盖人群超 10 万人次。

创新激励引导机制

立病虫害秸秆处置专项补贴,对主动将病虫害秸秆运送至收集点的农户,按每吨 30 元给予补贴;对村级收集点管理规范的行政村,每年奖励 5000 元工作经费。同时,将病虫害秸秆处置纳入村规民约,对随意丢弃秸秆的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取消其享受农业补贴资格。

(四)统筹生态与安全,探索多元化处置路径

针对提案中提到的 “现有处理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病虫害” 问题,我区在推进集中焚烧的同时,积极探索无害化处理新技术:

生物降解技术: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在常庄街道建设病虫害秸秆生物降解示范基地,利用高温堆肥 + 复合菌剂发酵技术,将带菌秸秆转化为有机肥;

工业能源化利用:支持薛城境内的发电厂改造焚烧炉,增设秸秆预处理车间,专门处理病虫害秸秆,实现 “减害” 与 “增效” 双赢。

三、当前工作难点与下一步计划

尽管我区在病虫害秸秆处置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部分农户对病虫害秸秆危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二是生物降解、能源化处理等新技术推广成本较高;三是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实施 “精准宣传年” 活动:针对散户开展 “敲门行动”,组织农技员入户讲解病虫害秸秆危害案例,2026 年底前实现重点区域农户培训全覆盖;

建设区域性处理中心:在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建病虫害秸秆综合处理项目,配套建设智能化分拣线、高温灭菌车间;

完善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共享病虫害监测数据、焚烧审批信息,形成 “预防 — 处置 — 监管” 全链条闭环管理。

四、结语

集中处置病虫害秸秆是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以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优化处置方案,强化工作落实,切实解决秸秆禁烧后病虫害防治难题。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推动我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