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0085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 发布机构:薛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1月0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1月04日
  • 标  题:薛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运用到人社事业发展中,强化依法治理、法治人社建设保障体系,将法治建设与法治人社紧密结合,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区人社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法治人社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薛城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着力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水平。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年度工作计划,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组织局党组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二)完善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推动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局党组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学法用法清单。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干部讲堂、网上学法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和工作能力。认真组织制定并实施人社法治宣传教育方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宣传工作。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激发就业创业活力。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搭建服务桥梁。采取“线上+线下”招聘联动模式,积极推广“枣工快递”等精准招聘平台,全市“枣工快递”智慧指挥平台现场观摩评比活动在我区举行,目前已将428家企业纳入服务范围,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2200余人次。先后举办“春风行动”“金秋启航”等线下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次,发布用工岗位1.5万余个,我区承办的枣庄市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活动场景被中央电视台采用,全区实现新增就业6300余人,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目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开发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2100个,推动“零工驿站”提档升级,推出“薛贷行”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发放贷款2.1亿元。民生集团入围山东省第三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名单,实现了我区社会评价组织零的突破。

(二)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枣庄市2023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暨“社保卡惠民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区举行。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加强与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精准锁定未参保单位和中断缴费人员,引导督促依法依规参保缴费,努力做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采取社银直连方式,确保各项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进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全力推行网上办,社保服务事项网办覆盖率达到95%。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通过一张卡就可以办理人社领域的95项应用服务,让群众体验到人社服务的便捷。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将“职工退休一件事”等13项业务纳入快办事项,极大提升事项办结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全面提升人才招引力度。实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全区累计开展(参加)省、区高校毕业生系列活动18场次,精心组织202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类)工作,累计招聘220余人,推荐7人参加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3人成功入选,全区新增海外留学人才28人、博士22人、大学生4780人。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打造“人才政策”一站式服务,实行“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机制,全面兑现人才政策。1人获得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奖,1人被评为齐鲁首席技师,誉扬塑业被评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四)全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80余家次,累计依法办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17件,时限内结案率100%,及时妥善处置欠薪线索1200余条,为400余名劳务者讨回薪资700余万元。持续保持农民工治欠保支工作高压态势,联合住建、公安等部门研判欠薪线索,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转公安机关侦办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件,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被评为“山东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结合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重点打造了民生集团“民生为先”调解室、山东顺同律师事务所“顺理达诚”调解室等5个品牌调解室,山东环周枣庄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山东省金牌调解组织”。在文昌嘉苑设立建筑领域农民工调解服务工作站,开展“护薪农民工仲裁工地行”活动。新增劳动合同网上备案1528份,新增用工单位241户,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10000余份。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五个一”、“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集中宣传活动,全面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开展现场宣讲活动5次,发放政策宣传单5000余份,督促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营造了依法治欠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意识有待提高。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方面存在学习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学习教育比较多,分散自主学习抓的不够好,学习仍停留在记笔记上,结合实际工作不够,掌握的不深不透。

(二)执法能力有待加强。随着辖区内用人单位体量不断增多,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劳动关系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拖欠农民工工资源头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不当维权、盲目上访等现象时有发生,投诉案件数量大幅增加,现有的人员力量难以应对繁重的执法任务,案件呈现处置时限紧、协调难度大、关系界定难等特点,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处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宣传方式有待创新。普法宣传创新办法少,法治知识宣传方式较单一,未能有效地将法治政府建设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普法活动群众参与性不强,缺乏互动性,对各类群体的法律需求还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普法工作精准度。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加大法律知识培训力度,以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为目标,把干部学法用法情况,是否具备法治观念、掌握与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举办专题普法知识讲座、印发学习资料、网上学法考试等形式,将每年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作为主要内容开展一系列的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依法行政监督力度。对依法行政工作推行清单化管理,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及信息,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有权不任性,有责必承担,不断加强日常管理和专项监督,确保各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力打造“阳光权力”、“法治人社”。

(三)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执法人员培训计划,通过组织培训、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系统性培训,锻造出更多适应新时期人社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更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四)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股室在普法中的责任。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服务和执法过程中,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增强劳动者的法制观念,强化劳动者的法治意识,形成依法维权良好氛围。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