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1383
  • 主题分类:工作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3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3月28日
  • 标  题:2024年全区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全区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24年全区特殊食品监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化特殊食品“双升”工程,着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1.推进60号令贯彻落实。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指导生产企业结合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指南和自身实际,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嵌入日常管理。动态更新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监管责任人名单库。

2.强化员工培训考核。督促企业按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指南》《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大纲》要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覆盖率达到100%,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覆盖率达到70%。

3.落实自查报告制度。督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依据规定》,补充自查报告内容,按时上传系统实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问题整改率达到100%对在省局体系检查中发现12个问题以上的企业,在自查中未发现问题的,责令重查,列为监管重点。

4.深化“三标”行动。督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动态梳理更新标准加强教育培训严格按照特殊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体系文件要求,规范生产全过程严格出厂检验,对批生产记录、产品检验报告、产品标签等进行复核,提高“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落实水平。

二、切实有效落实监管责任

5.严格监督检查要求。对新获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落实“省局组织检查、区(市)局复查整改情况、市局回头看验证效果”的闭环处置流程,抓好问题整改。落实风险分级管理,按照省局建立的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动态确定风险等级,增加对高风险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频次。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6.提高监督检查效能。加强《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相关操作指南》培训和应用,提升监督检查质量。加强《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安全合规指南》宣贯,配合有关单位加强监管,引导规范网络销售行为。对生产企业重点检查前期体系检查、飞行检查、抽检监测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是否按照注册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和原料等要求组织生产;对经营企业重点检查是否履行索证索票义务、销售的特殊食品是否经过注册备案、是否与普通食品或药品混放销售等问题。

7.抓好重点风险治理。实施在产生产企业全覆盖监督抽检,严格核查处置做好重点时段、重要企业、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的全面排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多渠道收集日常监管、抽检监测、执法办案、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领域风险信息,定期风险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年内至少开展一个重点风险领域专项治理,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明确预期目标、责任单位、防控措施、完成时限,实行动态销号管理,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8.探索信息化监管方式。推广应用省局特殊食品精细化监管平台,针对企业生产和检查抽检等情况制定完善一企一策,提升监管效能。

9.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落实省局《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办法》,进一步完善舆情、事件等处置规程,做到职责明确、流程清晰、预案完备;严格落实《山东省食品安全事故2小时报告及舆情事件24小时反馈制度》,及时有效处置特殊食品安全事件。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0.深化“食安护航”行动。结合特殊食品新法规政策实施,联合有关单位做好宣贯培训,对特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点对点帮扶。支持鼓励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争创精益求精、质量卓越的标杆企业。宣传推广《山东省医疗机构经营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管理办法》,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医疗机构规范销售使用。

11.开展示范引领。打造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示范企业,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控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有示范性、典型性、可复制性的工作经验,成熟一个,推广一个,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进生产经营企业对照正面典型加强管理。

12.推进社会共治。深化“两个责任”宣传引导,交流推广创新措施、特色亮点、典型经验。继续开展特殊食品“五进”专项宣传,加强对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提升公众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常态化开展特殊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普法教育,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