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3471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 发布机构:薛城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1月2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1月25日
  • 标  题: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以来,薛城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保障高水平安全为主线,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加强民生领域执法、“三品一特”监管,以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保护赋能产业发展,荣获区直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四争一创”活动获表现突出集体、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在国家、省、市级媒体或刊物刊发(播)信息57篇,全年工作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扎实推进集中整治,有力解决突出问题。将“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等民生领域违法行为,纳入2024年“铁拳行动”重点治理范畴,强化“三品一特”、价格收费等重点领域监管。共检查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及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单位、校外小餐桌等286家,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抽检120批次;开展肉类产品抽检215批次;检查公用燃气管道使用单位、气瓶充装单位3家,检查燃气灶具及软管、调压阀等经营单位104家次;摸排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销售单位102家、维修单位71家,累计检查500余家次,签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102份;检查电动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5家,下达提醒告诫函33份;责令整改充电设施不明码标价5件次;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治理,累计检查计量器具912件、检定电子计价秤580余台,约谈集贸市场3家。2024年,共查办普通程序违法案件160余起,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全面提升监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本部门检查市场主体550家、部门联合检查市场主体1135家。主动指导市场主体修复信用,解除信用限制1175条。争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单位,推动创新工作开展。实施“放心消费·诚信枣庄”建设行动,推动“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工作,引导恒太城132家商户参加“放心消费在枣庄”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民生诉求办理,全年处理市长热线、“枣解决·枣满意”平台、12315平台等投诉举报12537件,严格落实“2110”工作响应机制和全周期闭环运行要求,确保各类诉求早解决,企业群众早满意。

(三)实施品牌强区战略,赋能产业健康发展。走访调研邹坞化工园区等30余家优质企业,动员帮扶申请“好品山东”、省长质量奖、山东高端品牌企业、中国质量奖梯次培育企业名录库。支持引导多乐新能源公司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烯泰天工节能公司制定团体标准1项,积极推荐舜耕实验学校、人才发展集团、舜源物资贸易、顺兴农业等单位申报省级标准化试点,靠上指导亲和源养老智慧康养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协助智赢门窗、烯泰天工等8家企业申报标准化奖励材料并通过专家评审。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与12地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绿色低碳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行动,盘点入库枣庄学院存量专利167件,推动企业转化运用高校专利10件,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3件,梳理绿色低碳专利355个,培育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单位2家,企业获补高价值培育试点项目资金10万元,助力“能源化工阀门关键技术专利导航”项目获批2024年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实现我区省级专利导航项目突破。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不够均衡。还存在惠企政策宣传不精准、挖掘发现问题不典型、部门协同配合不紧密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还需持续发力。

(二)“人少事多”难题还未根本破解。民生诉求工单较去年同期增加18%,月均办理1000余件;职业举报成倍增长,今年收到600余件,执法人员在绝对数量、人员结构、工作精力上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三)“职业索赔”乱象未能有效遏制。职业索赔人在投诉举报获取赔偿的目的不能实现后,逐一使用复议、诉讼、信访、依申请公开等手段“维权”“施压”,恶意举报、职业索赔尚未依法规制,极大地浪费行政资源。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普法先行”,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党内法规和业务知识。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召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等时机,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历次全会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等精神,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024年,共召开党组会24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60次。二是抓住执法人员这个绝大多数。通过网络培训、岗位轮训、外出学习、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大法治培训力度,切实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依托“山东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学习云平台”开展线上培训,全员完成60学时业务知识和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年度法治素养测试,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参与率100%。组织法治骨干参加总局第三届法律知识竞赛,我局取得了平均分98.6的优异成绩。三是抓住市场主体这一庞大基数。充分利用“3·15”“4·26”、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活动等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组织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全年通过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等普法宣传活动12场次,形成了依法治区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校园食品安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肉类产品、城镇燃气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隐患突出的领域,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坚持不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坚决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行政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2024年,我局全面推广应用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系统,文书取号、案件审核、领导审批、处罚决定等环节全流程网上办理,有效避免人为干扰。对强制措施、办案时限的当前状态和临界节点,实行智能预警,有效防范执法风险。二是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进一步规范。坚持过罚相当、公平公正、综合裁量、程序合法的原则,依法合理适当运用自由裁量权。针对食用农产品抽检后处置,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减轻处罚裁量尺度,对违法情节相似的案件,自由裁量阶次、处罚种类幅度基本一致,有效解决“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问题。今年所办案件减轻处罚62起,免予处罚10起,均经过案件集体讨论,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三是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推广应用“枣企e码通”,有效压减入企检查频次,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执法检查不合理、行政执法重结果轻实效等行为,实现“无事不扰”和高效监管的有机统一。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认识实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发挥好法治建设带头人作用。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开展网上学法、专题培训、案例分享、旁听庭审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全面推进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山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若干措施》各项要求,强化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一是规范系统行政执法行为。动态调整裁量基准并加强对基准适用情况的指导监督。按照省局要求贯彻实施初次违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制度,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建立与法院、复议机关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统一规范执法标准尺度,避免“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一刀切执法”“以罚代管”。二是开展年度执法案卷评查。通过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不断提升案卷质量。三是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效能。认真学习贯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谁负责、谁答复、谁应诉”的原则,审慎提出答复答辩意见。

(三)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效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优势,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完善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区域执法协作等制度机制。有效调动多方力量,构建社会公众参与、市场主体自律、市场监管执法相互协调配合的多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