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163
  • 主题分类:工作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9月0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9月02日
  • 标  题:2025年全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全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25年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局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安排立足“深化改革年”工作定位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依托“风险会商+抽检检查+执法办案”三大机制,压实各责任,着力关键问题整治,强化监管基础,助力产业发展,推动我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1.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据总局风险管控清单和企业实际,协助企业完善风险管控清单,提升自查实效。组织督促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在线监督抽考,利用“食安云课堂”平台,持续参加培训考核。

2.深化“三标”行动与小作坊规范提升。指导企业及小作坊贯彻食品安全标准,保持良好生产卫生环境;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生产投料、出厂检验等过程记录制度,重点整治生产环境不达标、无生产记录等问题。

3.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提升。督促企业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自查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及包装标识等,对不符合新标准的要及时调整规范,确保出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深入推行“三定三查一检”制度,特别以新办证企业和存在“两超”问题的企业为重点,指导其严格落实相关要求,从源头管控“两超”行为。

二、加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

4.提升监督检查效能。根据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结合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企业防控风险,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规范监督检查数据系统录入,提高检查问题发现率、整改完成率、行政处罚处置到位率。

5.强化监督检查。多批次抽检不合格企业、连续2年抽检不合格企业、投诉举报集中或舆情曝光等高风险企业,综合运用飞行检查、监督检查方式开展检查

三、提升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6.完善常态化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食品生产风险会商,整合监督抽检数据,投诉举报、舆情监测等信息,加强数据分析研判,精准制定防控措施,采取风险提示、提醒敦促、舆情转办等方式,向区(市)局通报风险;根据风险动态分析,按“一企一档”“一品一策”“一域一档”及时更新完善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做好食品生产风险防控。

7.专项治理重点问题。排查防控复合调味料中酸性橙、肉制品中肉毒梭菌、白酒中甲醇等风险;严厉打击蜂蜜、食用植物油、粉丝粉条、酱驴肉及调理牛羊肉掺假掺杂等违法行为;配合持续打击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等违法行为。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行业潜规则。

8.区域风险排查与治理。冲调类方便食品等食品生产聚集区开展风险排查及突出问题治理强化服务指导,巩固和完善规范提升的长效机制。

9.强化舆情应急处置。高效应对食品安全舆情,特别是大型企业舆情事件,落实企业首负责任制积极稳妥调查、处理、回应。加强散装液态食品(含植物油)交付装卸等环节监管,配合做好反食品浪费、整治食品过度包装、扫黑除恶市场领域整治等工作。

四、夯实食品生产监管基础

10.健全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体系。贯彻落实总局《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暂行办法》,在现有食品安全检查员基础上,完善食品安全检查员选拔标准、动态管理及分级培训机制。建立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实施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检查工作规范化水平。

11.提升食品生产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组织参加全省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活动,通过技能竞赛、案例模拟等形式提升实战能力,培育复合型监管人才。

12.探索许可核查和证后监管有效融合模式,按照市行政审批局 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审管衔接工作提升食品生产许可质量的实施方案》,部门联合实施生产许可异地核查严把许可准入关。推动内部吹哨人制度在企业落地,总结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充分运用监督检查指导手册,提高监管质效。

五、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3.深化“食安护航”帮扶行动。巩固前期帮扶成果,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指导,推动大中型企业采用先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小微企业和小作坊规范卫生要求。

14.规范新业态食品管理。摸底排查干酸奶等新业态企业,加强管理指导,督促新业态食品规范产品标示、优化生产工艺、合理使用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