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2-00019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4月22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4月22日
  • 标  题:薛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2022年度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是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的开局之年,区商促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区目标和六区共建十大攻坚行动九大实施意见,坚定不移实施链长制招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打赢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商贸流通三场战役,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奋力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新开工过亿元项目60个以上,其中过20亿元项目8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4个以上,过100亿元项目1个以上;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9000万美元以上,同比增长30%;实现新增电商企业200家,新增店铺400家,全年实现网零额45亿元,净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5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狠抓招商引资,促进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1、压紧压实招商责任。根据市下达我区招商目标任务,将全年招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围绕九大产业链,重点突出镇街、经济开发区、五大国企等部门招商主体作用,群策群力,合力招商,确保完成全年招商目标任务。

2、组织小分队招商。科学制定年度招商计划和专项招商方案,分产业、分区域上门开展项目对接活动。瞄准引进与我区产业关联度大、转型升级带动强、主业特色明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项目。重点跟踪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精准对接集中攻坚。招引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全年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产业考察、专题推介等专题招商活动不少于10次。

3、探索招商机制创新。大力开展以企招商、以商引资。依托潍焦集团、枣矿集团等龙头企业及青岛啤酒、医疗智谷、韦地科技等招商项目,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对接,走以资本引资本、以企业引企业之路,提高项目对接效率。围绕主导产业,分析研究产业链条发展态势、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等情况,以项目为索引,精准绘制招商地图,制定招商图谱,锁定目标区域和企业,强化对接,高效招商。

4、突出城市经济招商。以临城、常庄、新城三个城区街道为主,紧盯新城控股、王府井集团、星悦集团、物美集团等国内外500强企业,促进在谈大型商贸业项目实现突破。加大在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创意设计等领域招商力度,聚焦引进金融保险、证券投资等现代金融行业,培育一批税收过千万、过亿元特色总部经济楼宇,汇聚产业、集聚人气,提升城市首位度。

5、开展驻点招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设立招商站点实施驻点招商,工作人员从全区范围内选拔。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开展招商活动,尽快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上中下游重点招商项目。

6、狠抓跟踪服务。全力做好重点招商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解决项目在谈签约、落地和建设过程中的软肋问题,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中科院云端机器人、三一筑工新材料等重点招商项目,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思路,强化措施,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尽早投产达效。每月到企业不少于2次,掌握项目进度,督促协调各责任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7、强化调度通报。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健全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督导机制每周对工作进展进行调度梳理,每月在全区范围内通报一次,每季度进行考核排名,以此督促各相关单位抓招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树牢招商一盘棋思想,形成领导带头抓招商、干部积极跑招商、全区上下忙招商的工作氛围。

、稳外资稳外贸,提升对外开放质量

8、坚决稳住外贸基本盘。继续实行联系外贸大企业制度,加强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度和预测分析,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寻求解决办法,保证上级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指导企业研究国际经济形势走势,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年内力争新增进出口贸易过1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过亿元企业2家。同时,不断优化我区外贸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省内货源地出口占比。

9、实施一招双唤行动。推动实体企业向外贸企业转变,电商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变,实现一批外贸业绩;充分挖掘外贸企业潜力,做足工作,将代理进出口转变为本地进出口;招引外贸实体企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力争全年唤回唤醒外贸企业10家,新备案外贸进出口企业20家。

10、推动大宗货物进出口贸易。充分发挥国企在大宗商品贸易流通的作用以及影响力,盘活闲置资金,为国企发展拓宽思路。挖掘我区有需求潜力的煤炭、化工、闲置品等商品推动大宗货物进出口贸易。重点跟踪服务潍焦集团国贸公司、佰润纸业公司,尽快形成大宗进出口贸易营业额。

11、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加快争创枣庄综合保税区、国际闲置品试验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重大平台载体,引进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谋划启动枣庄综合保税区创建工作。年内力争促成全国闲置品发展论坛在薛城召开。进一步建设枣庄内陆港,创新便利监管模式,高效运营好欧亚班列。

12、持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重点抓好北控水务、伟伦物流、远通纸业重组等外资项目,靠上帮包服务,推动外资逐步到位、项目落地建设。持续开展重点外资项目领导帮包责任制,做好重点外资项目协调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做好外资项目的招引储备,加强与日本杰富意、韩国奥瑟亚、新加坡爱德士等现有外资企业交流合作。通过以企招商、以商引资,招引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提升利用外资总量。

、提振消费信心,推进商贸服务提档升级

13、开展商贸流通大调研。实行一线工作法,加大调研力度,对全区商贸物流、宾馆酒店、家政服务、再生资源等商贸领域进行摸底统计,兜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步扎实开展商贸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14、打好消费升级组合拳加快编制《薛城区商贸流通空间类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为全区商贸业发展提供遵循。建强消费载体,发挥万洲第一街作为省级试点步行街带动示范作用,推进驻地街道财富大世界等现有步行街提升改造。引导万达广场、银座商城、贵诚购物中心业态升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首店经济,打造智慧商圈扎实开展促消费活动,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不低于10次。推动商贸品牌建设,支持商贸企业创建省、市级老字号鼓励更多餐饮名店参与全省绿色饭店、齐鲁餐饮四名工程创建,年内创建1家省级绿色饭店1齐鲁餐饮名店加快家庭管家等高端生活服务业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依托仁和家政,积极创建中国月嫂之乡

15、扶持鼓励电商发展。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培育电商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电商供应链基地。吸引国内大中型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营运中心落户薛城。支持我区品牌企业开设网上专卖店,建立网络零售终端,集中展示、宣传推广薛城名优特色产品。支持山东创客、青禾文化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继续推动落实电商直播双千工程。年内引进电商平台3家,培育村级电商服务网点30家,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网络零售额持续攀升。

16、积极开展贸促展会工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组织我区商贸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博览会、投洽会等系列商贸展会活动,同时承办好上级商务部门在我区举办的各类展会消费活动,增强我区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17、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扎实做好各大商超、加油站、宾馆酒店等商贸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配合卫健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大型商超冷链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等常规工作。建立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联动协调机制,保障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18、培育商贸经济主体。加强对企业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联动机制,重点做好限上贸易业新增纳统工作,鼓励个转企限下转限上,不断提高我区商贸限上企业数量和规模。

19、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完善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和重点流通企业市场运行监测分析上报工作,做好重点流通企业月报和信息上报。依法履行商务行政职能,强化二手车、再生资源等行业监管,抓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防范和处置商贸领域非法集资,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打击成品油市场违法经营行为。强化商贸流通领域信用建设实行企业诚信红黑榜制度,定期通过政府网站、媒体公布红黑榜,接受社会监督。

20、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消防)大检查专项整治等活动,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促进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形成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商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