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2585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9月1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9月11日
- 标 题:2024年度薛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06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商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薛城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06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进商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苏恩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商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商促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提振经济、拉动消费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的部署安排,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服务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精准打好稳经济、促消费政策组合拳,不断激发全区服务消费活力。
一、发展情况
(一)服务消费场景优化,市场活力渐次释放。春节期间,全区各大商贸流通企业抓住春节旺销时机,开展丰富多彩、年味浓郁的促销活动。枣庄恒太城开展了“金龙贺春爱意全开”迎新年活动,万达广场开展了“龙兴万事”等一系列新春活动,充分释放了消费潜力,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贵诚、银座、万达广场、恒太城大型综合体春节期间客流量达9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约6117万元(营业收入包括影院销售)。五一假期,市商务局、区政府共同举办首届汽车、家电、家居博览会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活动联合比亚迪、国兴家电、居然之家等重点经销企业,聚焦汽车、家电、家居产品,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政策,为市民打造了一场消费“盛宴”;国兴家电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同比增幅30%,薛城贵诚家电实现销售145万元,同比增幅20%。居然之家通过促销减免、以旧换新活动提升销售收入20%以上;同时,指导商贸企业开展丰富的促销活动,恒太城、万达、银座、贵诚等企业吸引人流60万人次,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同比增幅20%以上。其中,万达客流量27.5万人次、增幅45.2%,销售收入1461万元、增幅44.7%。恒太城客流量20.7万人次、增幅18%,销售收入1092万元、增幅0.89%。
(二)电子商务活跃,新经济消费渠道拓宽。近年来,我区出台了《薛城区电子商务发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及《薛城区支持服务业发展十二条政策措施》等支持电商发展政策,以全市“千村千播”电商直播行动为载体,依托青合文化传媒等重点电商企业,加快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共进,完善农村电商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我区将电子商务工作作为实现“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重要支撑,截至止5月,累计电商网络零售额20.7亿元,发展网络零售企业811家、店铺9502家、从业人员1.19万人。青力量创客基地入选山东省电商直播基地,山东袋鼠仓储认定为山东电商云仓和直播电商企业。正在洽谈蒙古国、墨西哥等电商国家馆项目、朝斐国际品牌云仓项目和黑龙江媛姐传媒网红公司的引入。
(三)积极发展首店经济,推动品牌升级。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发展首店经济的若干措施(试行)》,从支持品牌首店入驻、加强资金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助力首店经济发展。依托万达广场、银座商城、双子星恒太城引进了星巴克、优衣库、千江月、哈吉客、欧珀莱等品牌名店、首店。国际知名品牌优衣库枣庄首店在万达广场隆重开业,首日接待消费者1.8万人,单日消费额达35万元。
二、下步打算
(一)继续做好促消费工作。一是继续出台惠民优惠政策,认真研究消费市场动态,充分利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有利时机,谋划开展大型促消费活动,组织限上汽车、家电、零售企业及万达、恒太城等商贸企业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二是加大高品质、高性价比消费品的市场供应,利用支持发展首店经济政策,引进喜茶等更多品牌首店、名店入驻,促进消费升级,进而扩大内需;三是充分利用大型经贸、文化、体育、旅游活动,本着“活动举行到哪里,商品促销就跟进到那里”的原则,组织相关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发挥各类活动辐射、撬动商业杠杆的作用,促进消费增长。
(二)改造提升商圈服务功能。依托双子星恒太城、枣庄万达广场、银座商城、贵诚购物中心、碧桂园综合体等商业体,以及万洲第一街、凯润步行街、海河路步行街等特色街区,持续推进商业设施配套完善、提档升级,积极引入国际化、高水平零售品牌,引进建设知名商贸企业和连锁店落地薛城,大力发展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消费新场景、新体验,重点吸引、激活、服务好薛城大中专学生、周边地区游客两大消费群体,培强做精传统名吃、网红打卡地两大消费场景,打造一批具有传统底蕴深受欢迎的美食街、特色街,形成商业集聚效应,让更多消费充分释放在薛城。
(三)加大电商企业招引。提升青力量创客基地等电商载体服务功能,优化创业环境,利用好现有的电商优惠政策,积极开展项目招引工作。培育电商产业经济发展新业态,发展壮大我区电商产业链。引导、鼓励通过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的带货主播、代购、小额交易自然人网店办理注册登记,依法开展网络交易,扩大电商主体队伍。发展集选品、直播、电商、培训孵化、文化宣传、网红打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园,引进培育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网络零售和线上贸易,吸引国内知名电商入驻,宣传推介我区农特产品、名优特产、文化非遗产品,不断提高本土品牌产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