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5-00403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统计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3月0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3月06日
- 标 题:薛城区统计局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统计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任务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做好全年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全年统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统计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进统计改革,提升统计能力,凝聚统计力量,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统计新作为。
一、党建立统,党管统计再深化
1.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贯穿统计工作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严守政治规矩。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深化“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3.抓好党的组织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重一大”、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持续提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巩固“五星级”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集中读书月、青年理论研习社等载体,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统计业务学习,持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
4.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钉钉子精神纠“四风”树新风。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引导全体干部养成俭朴之风,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举办“五分钟讲统计”“干部上讲台”“周末大讲堂”等活动,切实提升干部“能干能说能写”综合素质,推进研究型科室建设。
5.巩固拓展巡察、审计工作成果。牢牢把握统计机关是政治机关的职责定位,根据巡察、审计反馈意见,对照整改方案扎实做好各项整改工作,形成长效举措。
6.丰富统计文化建设。加强党支部、工会、妇联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统计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激发统计新活力,体现统计新风貌。
二、服务优统,统计效能再提质
7.提升监测预警预判能力。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强经济运行预警和监测分析,提升运用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研判经济走势的能力,善于发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趋势变化、运行特点、存在困难以及趋势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上报监测预警分析情况。
8.提高专题调研分析水平。聚焦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强化与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测。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掌握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撰写高质量分析报告,在对策研究上下硬功夫,紧密结合情况分析,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统计依据。
9.强化统计数据发布解读。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发布有关规定。高质量编印《统计年鉴》《统计月报》《统计公报》等各类统计资料,提升统计资料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便捷性。持续优化数据服务,加强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提升数据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切实发挥统计数据服务群众的职能。
三、应统尽统,主责主业再发力
10.扎实做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做好季度、年度全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以及相关数据发布工作,有效推进核算数据衔接。充分利用五经普成果,夯实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础。
11.认真开展各项常规调查及专项调查。组织工业、能源、投资、贸易、服务业、房地产、农业等领域的常规统计调查,客观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1%人口专项调查培训会精神和相关调查要求,组织开展1%人口专项调查,真实反映全区人口变动情况。
12.组织指导升规纳统。强化申报纳统全流程业务指导,切实提高新增调查单位申报成功率。加强与行业部门衔接沟通,共同督促指导达标企业尽快纳统。优化名录库动态维护管理,确保名录库单位不漏不重、基础信息完整准确。
13.做好经济普查收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收尾工作,做好普查资料开发运用,及时向社会发布经济普查主要数据成果,更好发挥普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谋划筹备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提前谋划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主动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前期调研,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四、依法治统,数据质量再夯实
15.扛牢防治统计造假主体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巩固统计督察工作成果,持续抓整改促提升。完善教育培训,加强对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强化统计业务和执法能力培训。
16.推进统计普法宣传覆盖领域。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细化统计法律法规入会入课。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法治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利用企业联审辅导、业务培训、调研走访等方式开展对统计人员及调查对象的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典型案件警示教育。运用“互联网+”模式拓宽法治宣传渠道,营造良好统计法治氛围。
17.强化统计数据生产全流程监管。落实“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数据质量管控关口前移。加大对存疑单位、存疑区域、重点企业的数据核查力度,统筹开展平台核查、凭证核查和实地核查,从源头加强统计数据风险防控,筑牢数据质量“生命线”。
18.积极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构建协同高效统计监督体系,加大统计核查、“双随机 一公开”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依规查处各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扎实开展统计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排查治理,推动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统计执法检查与专业统计调查协作配合,不断提升统计监督效能。
五、改革兴统,统计赋能再提速
19.推动统计数字化改革。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统计业务数字化转型。加强对统计云平台直报系统学习培训,熟练掌握系统流程,减轻工作负担。
20.深化重点领域统计监测。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局部署要求,协同各职能部门,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
21.锚定相关领域改革进程。盯紧劳资GDP核算改革,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数据在统一核算中的积极作用。研究新兴产业统计制度改革,探索“数字经济”指标测算依据,巩固“三新”经济发展成果。
六、双基固统,基层基础再加强
22.夯实统计工作基础。稳定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推动实施稳人员、强保障等举措,增强统计人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23.夯实统计数据基础。开展“四上”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推动“四下”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通过开展“统计大讲堂”“送教上门”等形式,抓好基层统计人员技能提升。
24.凝聚部门统计合力。充分发挥部门统计作用,做好部门统计的指导和培训,提升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构建协同联动的大统计格局。
七、人才强统,队伍建设再优化
25.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持续加强干部纪律教育和作风管理,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巩固统计行风建设。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深化学习教育,做实日常监督,锻造“勤廉并重”高素质统计尖兵。
26.优化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一人多专业、一专多人“能”的工作模式,通过多岗位历练、多职责磨炼,促进干部由“单打”向“全能”转变,推动干部充分发挥活力、提升能力、展现创造力,锻造“一专多能”复合型统计尖兵。
27.健全干部人才梯次培育。系统性谋划,统筹推进干部梯队建设。多渠道锻炼,加快年轻干部成长。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完善平时考核、年度考评和职务职级晋升制度,锻造“实干担当”活力型统计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