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015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文旅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4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4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褚福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文旅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节庆营销激活消费市场。一是新春活动多元引流2025年春节期间,策划巳巳如意・畅享薛城新春消费季、运河大集等活动,推出相约薛城幸福过年七大主题活动。在枣庄西站广场举办印象临城非遗文化年货节,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开展新年书画展、戏剧展演等文化活动,规划4条新春旅游线路,设置10处特色打卡点,发布全域旅游手绘地图,开展跟着地图游薛城活动,实现文旅消费活力全面激发。二是音乐IP强势赋能。五一期间,“52枣庄音乐盛典吸引2.5万人次现场参与,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840万次,带动文旅全产业链综合收入4685万元。同期举办摇滚节、月下音乐季等大型活动22场次,五一假期全区接待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9%,大型活动对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显著。

(二)产业培育夯实发展根基一是产业链规模持续扩大薛城区特色文旅康养产业链现有存量企业34家,新增企业4家,净增21-5月,实现营收7.27亿元,同比增长31.2%。落实链长制工作机制,链长带队外出招商1次,在薛组织项目洽谈6次,储备招商线索5条。二是规上企业稳步增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规上企业5家,1-5月实现营业收入1840.9万元,同比增长4.29%,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三)场景创新提升体验品质。一是红色文旅沉浸式升级铁道游击队景区演艺提升项目以大型实景剧《铁道游击队》为灵魂核心,辅以《炭厂智斗》《梅花桩飞狮》《中华百艺荟》《飞天》等精品剧目演艺,形成红色演艺的核心吸引力,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于628日开园运营,形成主剧震撼、辅剧细腻、场景互动、节庆引流的沉浸式体验矩阵,助力红色文旅品牌升级。二是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建成市级非遗工坊17家、区级19家,打造非遗展陈馆3处,开发非遗+旅游线路,在铁道游击队景区、白楼湾等景点引入非遗手造体验项目,推出研学游精品线路12条,举办专题活动20余场次。挖掘石榴文化资源,开发石榴陶瓷、柳编等文创产品,通过黄河大集等平台展销,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二、对标问题精准施策

(一)破解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联合高校开展运营管理、非遗传承等培训,构建政校企社协同的人才生态体系,重点培养非遗传承人、文旅运营人才和乡村电商人才。

(二)深化产业融合与品牌升级一是农业+文旅在常庄片区拓展草莓深加工产品(如冻干草莓、文创周边),开发种植+采摘+研学+电商全链条,将石榴文化融入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文化+农业特色品牌。二是工业+文旅完善工业研学课程体系,探索景区+工业旅游结对模式,引入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设计工业主题手工制作、趣味竞赛等互动活动,提升研学体验感。三是品牌营销矩阵构建整合九龙泉・归园田居”“千山首・蟠龙画卷等片区资源,制作文旅宣传片,开展乡村网红打卡活动。以山东手造・薛国尚品为核心,推动非遗工坊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结合,建设非遗主题村落,形成一村一品格局,强化数字赋能与品牌IP打造。

(三)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依托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体验基地、蟠龙河湿地公园等核心资源,策划蟠龙乡韵・陶源逸境”“绿野栖心・生态秘境等精品线路,串联奚公山风景区、辣子鸡小镇等节点,通过线上新媒体传播+线下节庆活动引流模式,扩大客源辐射范围,力争2025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以上。

最后,我们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薛城区长远发展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