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1-00045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6月0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1年06月06日
- 标 题:2021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95074号的回复(关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1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95074号的回复(关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尊敬的张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抢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省、市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的工作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区设有中医专科医院1所、9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均设立了国医堂和中医馆,有效促进了全区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区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为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小儿推拿防控基地;5家卫生院获得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称号,1家卫生院获得市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称号,其中张范镇中心卫生院评为全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2020年,我区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中医业务收入4143万元,其中中医药收入1847万元,中医适宜技术收入2296万元,“十三五”期间年增长11.4%。
(一)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区、镇中医药服务体系。成立薛城区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积极推进中医强区建设。各级先后投入680余万元,先后建成区中医院儿康院区、怀济堂,改扩建国医堂及中医馆9处,拓宽了中医药服务范围,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诊疗有序的就医格局,有效满足了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二是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全区就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转变中医药服务模式等工作,形成了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格考核督导。充分发挥考核引导作用,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引导各级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提高全区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二)强化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在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李润东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市级传承工作室;依托区中医院怀济堂设立了区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医药特色人才卫生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85人。同时,按照“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念,对有潜力、有悟性、有年龄优势的技术人才,选送到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力度。积极引进中医技术骨干,近5年来共引进中医人才33人。同时,加强学科建设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区中医院在原有中医肛肠科、妇科、骨科基础上,增设中医专科专病及特色门诊;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先后开展了耳穴压豆、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治疗技术。周营、常庄镇中心卫生院承担“山东省基层中医特色技术挖掘提升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有效地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借助政策带动,转变服务模式。抢抓省市各项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扶持政策,做好“三个结合”文章。一是做好学习交流结合文章。区中医院与北京广安门医院、省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定期聘请国内名中医到院坐诊;支持兴城社区服务中心与枣庄市中医院合作中医疼痛专科;鼓励新华医院与河南洛阳正骨医院中医骨科康复合作,逐步提升人员技术和业务管理水平。二是做好落实中医药优惠政策结合文章。借助中医药在居民医保中的优惠政策,在部分中医诊疗项目中又制定了优惠政策,既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负担,又推动了中医药业务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三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文章。借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药等服务工作,实现项目建设与中医药知识普及宣传双赢,目前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管理率81%,0至36个月儿童中医药服务管理率71%,远超国家规定目标。
(四)弘扬中医文化,营造浓厚氛围。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义诊、爱中医—中医你药(要)文化科普宣传、中医中药膏方节等系统活动,展示中医特色,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工作的影响力。同时,全区各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医药内涵体系,区中医院新院在整体设计中充分融入中医药文化特色,制作了精美的浮雕及中医名家文化走廊;各镇街“国医堂”在装修、设计上,也遵从古典风格,大厅和走廊设有中医药文化墙,设立了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栏,逐步树立群众的中医就医理念。
虽然我区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坚持群众导向,积极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年、经济管理年、二级医院巡查等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区中医院管理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切实加强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积极组织全区中医类别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考核,严格学分审核、认定、证书发放。
(二)坚持项目导向,积极推广中医药特色服务。突出师承带教、临床实践和基层实践,加强区中医院“枣庄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临床培训基地”及兴城、兴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实践基地”内涵建设和师资培养;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医项目督导,提高各医疗机构中医项目操作水平和中医体质辨识率;积极开展中医药进社区、进村居活动,开展独具中医药特色的养生保健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确保全区80%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坚持预防为先,积极提升中医“治未病”能力。依托区中医院“治未病”科,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服务模式,丰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同时,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占比,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高群众对卫生健康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分感谢您对中医药工作的关心,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薛城区卫生健康局
薛城区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6月5日
联 系 人:张 茜 联系电话:445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