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2-00126
  • 主题分类:健康科普
  • 发布机构: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9月1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9月14日
  • 标  题:【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老年健康知识 | 预防跌倒很关键
  • 效力状态:有效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老年健康知识 | 预防跌倒很关键



跌倒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伤害。跌倒是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是导致老年人创伤性骨折的第一位原因,也是老年人因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首要原因。

跌倒可造成老年人骨折、头部损伤等,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给老年人及其家人造成痛苦,增加照护负担。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跌倒的发生、因跌倒受伤和死亡的风险均有所增加,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应该重视预防跌倒。

跌倒发生的诱因


跌倒的发生通常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行为习惯、药物使用、穿着、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 生理因素:身体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变弱等;

行为因素:穿鞋底不防滑、鞋跟较高的鞋,不合身的衣裤,行为动作过快,进行不适合身体条件的运动等;

环境因素:地面湿滑、不平、有障碍物,照明不足,起身时缺乏支撑物,家具过高、过低或摆放不合适等;

疾病及药物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骨骼关节疾病、足部疾患、认知障碍等疾患,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系统的药物,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老年人跌倒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可减少老年人跌倒风险,降低跌倒后损伤的严重程度。应重视跌倒预防,提升预防跌倒意识,主动学习预防跌倒知识,掌握基本的防跌倒技能,养成防跌倒行为习惯


老年人防跌倒要点


1

正确认识和适应衰老,主动调整日常行为习惯。

日常生活中放慢速度,不要着急转身、站起、开房门、接电话、去卫生间等;行动能力下降者应主动使用辅助器具;不站立穿裤,不登高取物,不进行剧烈的运动。


2

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耐力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

运动能降低和延缓衰老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瑜伽、健身舞等运动可较为全面地锻炼各项身体功能。锻炼身体平衡能力可以做单脚站立、身体摆动“不倒翁”练习,足跟对足尖“一字走”、侧向行走、跨步练习、平衡锻炼操等;特别要加强对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可以通过提踵、直腿后抬等方法进行锻炼;耐力可以通过健步走、健身舞等有氧运动得到锻炼。

老年人应科学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形式和强度,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原则,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运动时注意安全,运动前先热身,运动后做放松练习,身体不适时不要勉强坚持运动,恶劣天气时减少室外活动。不要因为过度害怕跌倒而停止运动。停止运动可使本就处于衰老阶段的身体功能加速衰退,进一步增加跌倒风险。  


3

老年人应穿合身衣裤,不穿过长、过紧或过宽松的衣裤,以衣裤可以保暖又不影响身体活动为宜。要穿低跟、防滑、合脚的鞋。运动时穿适合运动的衣裤和鞋。有助于预防跌倒发生。


4

老年人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辅助工具。常用适老辅助器具包括:手杖、助行器、轮椅、扶手、适老坐便器、适老洗浴椅、适老功能护理床、视力补偿设施和助听器等。


5

老年人外出时,要增强防跌倒意识,不要有侥幸心理,注意观察室外环境、公共场所中的跌倒危险因素,养成安全出行习惯。  


6

家中是老年人跌倒发生较多的场所,要进行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减少环境中的跌倒危险因素。      


7

防治骨质疏松,降低跌倒后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会增加跌倒后骨折的风险。

老年人应均衡饮食,选择适量蛋白质、富含钙、低盐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坚果、蛋类、瘦肉等;避免吸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天气条件允许时,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体育锻炼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提倡中速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户外运动形式;适当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

一旦确诊骨质疏松,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规范、积极治疗,并重视预防跌倒    


8

遵医嘱用药,关注药物导致跌倒风险。服用影响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功能的药物,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可能增加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


9

老年人跌倒后,不要慌张,要积极自救。无论跌倒后受伤与否,都应告知家人和医务人员,并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  


关爱老年人,全社会共同参与老年人跌倒预防



  

跌倒可能威胁每个老年人的健康,预防跌倒关乎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涉及所有老年人生活场所,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除了老年人自己需要增强防跌倒安全意识并从各方面进行风险防控,作为老年人的家人、照护者更应为老人打造安全的家居环境,主动学习预防跌倒的知识技能,并积极与老年人分享,帮助老人建立防跌倒习惯。发现老年人跌倒后,施救者首先要确定周围环境的安全,判断老年人伤情,在确保老年人和救助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救助。

全社会都要关爱老年人,关注老年人跌倒,广泛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素养,进行适老环境建设,共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支持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