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080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8月2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8月28日
- 标 题:2023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07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07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徐巧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抢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省、市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的工作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区设有中医专科医院1所、9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均设立了国医堂和中医馆,有效促进了全区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区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为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小儿推拿防控基地;5家卫生院获得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称号,1家卫生院获得市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称号,其中张范镇中心卫生院评为全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
一、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区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山东省中医药条例》为契机,坚持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成立了区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以中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补充、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全面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统筹解决中医药发展的堵点和难点。通过三年提升行动,全区9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了5名山东省基层名中医,全部建成中医国医堂(中医馆),覆盖率达到100%。
以区中医院为区域中心,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设全区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在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李润东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市级传承工作室;依托区中医院怀济堂设立了区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医药特色人才卫生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85人。同时,按照“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念,对有潜力、有悟性、有年龄优势的技术人才,选送到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力度。组织人员参加“西医学中医”培训,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药思维和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二、发挥中医药服务资源优势
推进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技术、中医康复和中医护理“五个全科化”建设。加强区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区中医院提出的肺病科争创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支持针灸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科争创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推进儿童康复科省级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及脑病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科等市级重点专科发展;推进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加强中西医结合能力建设,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先后开展了耳穴压豆、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治疗技术。周营、常庄镇中心卫生院承担“山东省基层中医特色技术挖掘提升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有效地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薛城区区域共享中药中心项目,投资方为中国中药山东分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人民币总投资1.2亿元,2022年一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内容为一期建设内容:加快推进区域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和健康共同体的建设及资源整合,为薛城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可靠的中医药事服务。借助合作伙伴、合作战略,在我区建设规模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优质中药材。同时,建设“标准化煎配中心”,搭建“智慧化中药房”,推出“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新技术,打造智慧中药房,为患者提供中药以及膏方的调剂、复核、煎煮、包装、免费配送、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打造一体化平台,全自动散装饮片发药机、全自动中药配方颗粒发药机和全自动煎药系统等智能设备,取代了部分人工操作。实现中药饮片统一审方、煎制、配送、追溯、监管的“五统一”,配送中心辐射范围涵盖城区及各乡镇。智慧中药房可提供智能调配煎药和配送上门服务,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开方付费后就可回家,处方经智慧中药房处方流转平台,由医疗机构流转到智慧中药房,由智慧中药房提供调配煎煮和送药上门服务。一般情况,上午开方下午配送到家,下午开方第二天中午配送到家,实现了医药、物流、配供的全链条创新,变“人等药”为“药等人”,“共享中药房”不仅能缓解医疗机构运营压力,统一的监管标准也提高了群众用药安全性,快递到家服务更是实现就诊配药“最多跑一次”。同时,智慧中药房还可提供丸、散、膏、丹等多种加工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真正实现一人一方一剂型。
积极开发中医养生药膳,加大中医药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力度,促进“中医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从中医药发展历史看,以食疗、食补、食养的日常养生对人体气血的调节,根植于民间几千年,有着深厚的底蕴。积极开发功能性食品,在养生膏方及药膳产品方面做文章,创新推出玉灵膏、枇杷秋梨膏、松贝秋梨膏、正元糕、元气养生饼干、药膳月饼等单品,申请食品生产许可,推向市场,开创中药产业化发展新业态。将中药养生,药食同源的理念深植广大居民心中。
四、做好落实中医药优惠政策结合文章
借助中医药在居民医保中的优惠政策,在部分中医诊疗项目中又制定了优惠政策,既减轻了患者的医药负担,又推动了中医药业务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五、进一步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我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义诊、文化科普宣传、中医中药膏方节、中医药文化节等系统活动,展示中医特色,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工作的影响力。同时,全区各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医药内涵体系,区中医院新院在整体设计中充分融入中医药文化特色,制作了精美的浮雕及中医名家文化走廊;各镇街“国医堂”在装修、设计上,也遵从古典风格,大厅和走廊设有中医药文化墙,设立了中医药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栏,逐步树立群众的中医就医理念。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中医药文化知识角”、沙沟镇中心卫生院被评为“市级中医药文化知识角”。我区积极响应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和“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各医疗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自5月8日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31次活动,发放中医健康资料260余份,惠及群众7698余人,切实的让群众感受到出家门就体验到中医健康咨询,提升了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认识。
联 系 人:张 靖联系电话:4424310
薛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