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083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8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8月28日
  • 标  题:2023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10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提升社区老年群体防病治病能力的提案)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10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提升社区老年群体防病治病能力的提案)

尊敬的王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老年群体防病治病能力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社区卫生院建设

近年来,我区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山东省中医药条例》为契机,坚持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以中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补充、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加强中西医结合能力建设,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推进中医经典、中医治未病、中医外治技术、中医康复和中医护理“五个全科化”建设。加强区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区中医院提出的肺病科争创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支持针灸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科争创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推进儿童康复科省级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及脑病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科等市级重点专科发展;推进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建设。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了中医适宜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先后开展了耳穴压豆、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治疗技术。全区9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了5名山东省基层名中医,全部建成中医国医堂(中医馆),覆盖率达到100%;以区中医院为区域中心,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设全区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在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李润东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市级传承工作室;依托区中医院怀济堂设立了区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医药特色人才卫生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85人。同时,按照“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念,对有潜力、有悟性、有年龄优势的技术人才,选送到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力度。组织人员参加“西医学中医”培训,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药思维和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丰富家庭医生内涵,保障老年人群体身心健康。我区严格按照《山东省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六个拓展”“三个延伸”实施方案》、《薛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强化健康管理服务理念,夯实基础,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建立“团队式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签约服务模式,扎实开展签约服务工作。镇街改变了以辖区各村卫生室乡医为家庭医生签约主要力量的工作方式,全科,内科、外科、中医科、牙科、眼科、放射科等各科室皆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目前全区已成立191个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392人,其中全科医生158人。成立家庭医生工作站21所,健康驿站9所,启用电子APP签约,协助签约服务对象开展健康自我管理。

三、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

薛城区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从资金、政策上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大力扶持,今年以来共申请各级资金1000余万元,亲和源康养中心三期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建设养老公寓楼18栋,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共设置床位2250余张。成为集老年人供养、康复、娱乐、医疗、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医康养服务中心。镇街层面,狠抓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档升级公立敬老院,聘请护工护理失能老人,按月足额落实特困集中供养金和照料护理费,邹坞敬老院新院投资1500万元,与邹坞镇卫生院开展紧密型“两院一体”养设医服务模式。村居层面,幸福院及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被列为区政府20件惠民实事督办。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养老建设和医疗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情况,区卫健局因地制宜发展医养结合服务,2023年实现5家机构两证齐全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和医疗保障结算服务。

四、存在主要问题

正如提案所述,我区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伍仍需加强。家庭医生力量薄弱,护士、公卫人员的数量、专业程度、技术力量、职业素质都有很多的欠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团队为依托、以居(村)委会为范围、以签约家庭为单位、以健康管理为内容的新型服务模式,而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以社区医生、护士及卫生院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生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为主,即便有部分全科医师,也主要是由基层临床医师参加全科转岗培训后过渡的全科医生,跟真正的全科医师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现有队伍距离全科医生“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系统的医学全科知识,为服务对象实行全面、连续、及时且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二是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仍然缺少合理就医导向政策,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均无政策保证,无政策规定居民就医必须村社区首诊、分级诊疗,也没有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作出相应规定。同时缺少医疗保险政策倾斜,医保政策对于村社区医疗机构倾斜力度不大,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比例差距没有拉开,不足以吸引村社区居民优先考虑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就诊,门诊就医也无任何倾斜政策。家庭医生开展的有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没有纳入医保范畴,有些服务项目也无收费标准。信息化建设滞后也严重影响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以上二、三级医院之间尚未建立任何信息共享,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基本医疗信息的结合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面向居民的医疗信息交互平台尚未建立。三是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需完善。家庭医生作为签约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有更多的工作内容,不仅承担着医院常规诊疗工作,还担负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和教育的任务,还要进行整理居民的健康档案,以及对慢性病人的随访和上门服务,需要比普通医生承担更多的责任。但目前市级尚未制定镇街可统一依据的签约服务资金分配或绩效考核奖惩标准,不能从薪酬、激励制度方面调动家庭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为此,我们将充分吸纳建议,细化有关工作,认真督促实施,并在今后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重点落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制定完善9项基础服务包和20余项个性化服务包,将中医药服务纳入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医生掌握和使用针刺、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同时统一了签约服务工作流程。对签约服务时限提出了优化建议,在此前1年期的服务协议有效期基础上,在征得居民同意后调整为2年或3年,以加强与居民与中心家庭医生的关系,同时也减轻家庭医生每年签约的工作负担。

二、提升签约覆盖,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六个拓展 ”“三个延伸”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卫函【2023】226号)和枣庄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方案的通知》(枣卫办字【2023】51号)文件要求,各单位家庭医生团队联合二级以上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入社区、乡村等,为社区老年人群体提供医防协同、综合连续的家庭医生服务,上门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年内将65 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提高到80%考核指标要求,激发各镇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进共同管理,拓展处置能力。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由管理慢性病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总结推广家庭医生参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经验,在做好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提高网格内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登革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识别和处置能力。

联系人:张靖           联系电话:4424310

薛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