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105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9月10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9月10日
- 标 题:2023年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184号提案的答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健康枣庄建设)
- 效力状态:有效
2023年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184号提案的答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健康枣庄建设)
关于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健康枣庄建设”建议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金鹏委员:
您提出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健康枣庄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现对您的提案回复如下: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健康枣庄建设“十大行动”的意见》、《关于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的通知要求,近年来,我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及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医疗质量监管,6家基层卫生院先后被评为一级甲等卫生院,陶庄、周营、张范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成功创建“社区医院”。
一、工作开展情况
全区现有镇中心卫生院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家,村卫生室187家,基层医疗机构共设置床位49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27人,乡村医生277人,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80台件,医疗资源趋于合理,基本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
一是规范做好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的通知要求,对辖区内村卫生室进行有效提升,并结合省、市“十百千”工程示范任务。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6所省级、16所市级、41所区级标准化卫生室及26所中心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并通过考核验收;26所中心村卫生室中均已完成血液分析仪、除颤仪、心电图机三大件设备配备(三选一)。并对187所村卫生室全面优化提升,均已按照要求配备康复理疗设备及智能随访设备,做到了诊断室、治疗处置室、观察室、配药室、药房“五室”分开,实现了房屋布局合理,基本设备配置完善。
二是实施村卫生室“四个提升”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卫生室服务环境、提高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卫生室服务水平、规范卫生室服务行为,现已在全区范围制定下发了《薛城区村卫生室“四个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该项目的开展积极推进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努力构建资源互补、信息共享、业务统一、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村卫生室管理服务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资源配置合理、监督管理统一、服务便捷高效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区187所村卫生室已规范提升58家,规范提升率为31.02%。
三是持续抓好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截至目前我区9家基层医疗机构已顺利通过市级现场复核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周营、陶庄、沙沟镇中心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已顺利通过省、市级复核达到推荐标准。下步将重点推进常庄、邹坞、张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要求,最终实现基本标准、推荐标准全覆盖。
四是全面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任务。按照《枣庄市县域医疗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明确目标、认真组织、全力推进,持续抓好周营、陶庄镇中心卫生院“一南一北”县域医疗次中心创建活动,提升医院在管理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医疗设施配备、医疗服务质量、精神文明建设、后勤保障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再上新台阶,高标准完成乡镇中心卫生院提档升级,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4月26日,市卫健委组织评审专家组已对周营、陶庄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创建工作完成现场验收。目前,周营镇中心卫生院已基本通过市级专家评审,达到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创建标准。
五是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创建工作。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3年8月11日获得医疗机构许可证,开业典礼于2023年8月26日举行。2023年8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总投入1860万元,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中医康复理疗及妇幼保健职能于一体的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由薛城区中医院运营管理。中心设有全科门诊、儿科、内科、外科、中医门诊、针灸推拿科、康复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口腔科、眼科、预防接种、超声科、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室、住院病房17个等科室,满足辖区居民健康体检和基本医疗需求。目前,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创建准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8月31日市级将进行社区医院验收。
六是加强医共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实施。我区出台了《薛城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医院功能定位,成立了以区直医院为龙头、镇街医疗机构为枢纽、民营医院为补充、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室为网底的区域医共体。基层上转和二级下转患者更加合理有序,成立区级专家团队指导基层更好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成效初显。
七是抓好“智医助理”系统信息对接。多次召集His系统、讯飞系统工程师、移动公司及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研讨,分别从电子病历规范应用、信息共享、数据整合、网络提速等方面对全区“智医助理”系统应用情况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估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并根据各基层医疗机构提出的问题安排His系统与讯飞系统工程师积极对接,抓好整改。目前,我区共有村卫生室187家,已实现村卫生室“智医助理”系统电子病历模块安装应用的161家,覆盖率为86.1%。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创示范、提能力”的思路,更好地强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卫生室的管理,完善基层卫生网络,保证广大群众享受安全、有效、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下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基层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医院设施和内涵建设,完善医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技术骨干力量的培养,充分发挥全区专业质控中心的指导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区直两家医院继续做好镇街卫生院对口帮扶,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建成1-2个特色科室,强化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救治能力。不断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和医学检验、影像、心电等远程会诊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稳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一体化管理优化乡医队伍补充机制。继续将一体化管理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不断强化卫生院管理职能,定期对卫生室进行考核检查和业务指导。把一体化管理和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有机结合,把服务项目、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内容与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及其它各项补贴挂钩,促进基层卫生工作全面提升。同时,新聘用村医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优先聘用具备国家正规医学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优化乡医队伍结构。
总之,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是强化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必然要求,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拓宽医疗服务范围,努力提升服务能力,逐步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2023年8月20日
联系电话:0632-4435192 联系人:王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