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035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19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19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2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412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尊敬的王艺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我们完全赞同您提出的培育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人才队伍的建议,并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在培养职业化队伍方面,将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科、心理学等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同时,持续加强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不断提升职业化队伍的专业水平。

在发展专业化队伍上,将与枣庄职业学院等高校加强合作,委托高校为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订单式培养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充实各部门的专业化服务力量。此外,将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高端人才,为其提供住房、科研等方面的支持,壮大专业化人才队伍。

对于培育社会化队伍,将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枣庄市妇幼保健院等驻地医疗机构,分级分类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师等人员开展系统培训,每年计划培训200人次以上。同时,广泛招募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服务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和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化队伍的作用。

二、关于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

我们将切实采取措施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在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方面,将推动综合性医疗机构与各级精神卫生专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完善的心理联络会诊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都与精神卫生专科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和及时性。

针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特殊场所心理服务能力,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科普宣传纳入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每个镇街卫生院将安排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每年为辖区内90%以上的居民提供科普宣传服务,为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评估。

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意识方面,组建巡讲团专家库和科普专家库,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行动,全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30场次,通过讲座、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和最大受益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扩大心理健康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关于加强重点(特殊)人群心理援助服务

我们将高度重视重点(特殊)人群的心理援助服务,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构建重点人群心理援助体系方面,将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的心理援助服务体系。根据枣庄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要求,制定了薛城区心理健康知识巡讲方案,组建心理巡讲团。

持续促进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扩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试点,加强对重点学生、家庭关爱帮扶。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标准化高校和实验区建设。持续深化爱心妈妈”“护佑成长关爱项目,不断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对于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将加大病情不稳定患者的个案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个案管理机制,为每位病情不稳定患者配备专门的个案管理员。同时,通过加强培训和督导,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的能力,确保居家患者在村居康复参与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理疏导服务率逐年提升。

四、关于健全线上线下社会心理服务平台

我们将统筹推进线上线下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在线下平台建设方面,将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为重点(特殊)人群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将面向师生开展心理筛查、辅导与咨询,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遭受欺凌、校园暴力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和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公安等重点行业部门将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危机干预等服务。其他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将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者购买服务等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线上平台建设方面,通过薛城卫生健康、薛城疾控微信公众号渠道,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服务板块,配备专业人员,常态化开展全天候服务,确保群众能够随时获得线上心理援助。

五、关于建立社会心理服务长效机制

我们将着力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长效机制,保障服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在建立社会心态监测预警机制方面,将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心理健康大数据信息库,增加心理体检、心理课程、在线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实现心理预警功能。同时,充分发挥区综治信息系统平台的作用,定期对特殊人群重点人员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心理风险。

在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上,将组建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团队,吸纳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加入。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中的高风险对象,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以上工作安排,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我区社会心理服务水平,为群众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再次感谢您对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