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100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薛城区卫健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7日
  • 标  题:2025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度薛城区卫健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尊敬杨梅代表

提出关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现对您的建议回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全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及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坚持把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及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改善、服务能力提升、规范管理提质、保障机制健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优化基本药物供应流程,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结合实际临床需求,以平稳过渡,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调整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提升医院基本药物品种配比。根据各临床科室用药建议,调整增加部分基本药物。新增加的基本药物,选择主渠道、性价比高、能保障供应的品种。并由药事委员会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

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卫生发展后劲。区卫局根据现有人才队伍情况制定具体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加强在岗乡医适宜技术、适宜技能、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行动。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区直两家医院分别对口帮扶镇街卫生院,定期组织专家坐诊、开展业务讲座,免费接受进修学习,每年接受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启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不断加大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院内感染控制、急诊急救、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有力地促进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是因村制宜抓好提升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策划设计、统一设备配置的原则,聘请第三方设计公司对17所样板村卫生室完成6家新建、11家改扩建方案制定改扩建方案,结合每个村卫生室具体情况及周边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并根据卫生室不同布局和特点逐一设计,精准施策,统一风格,合理布局,针对性增加中医、康复等功能性科室,充分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确保全部样板村卫生室达到规划合理、整齐划一、特色鲜明、功能齐备的建设目标。

四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补偿力度。我区在财政压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明确了区、镇街两级财政的投入责任,由镇街财政差额负责人员经费,并逐年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区级财政调整卫生事业经费支出结构,重点向公共卫生倾斜。两级财政保障机制的确立,进一步稳定了基层卫生工作队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是加强基层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医院设施和内涵建设完善医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技术骨干力量的培养,充分发挥全区专业质控中心的指导作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区直两家医院继续做好镇街卫生对口帮扶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建成特色科室,强化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救治能力。不断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影像、心电等远程会诊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稳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推动村卫生室提升政策落地生效。按照省、市卫生健康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做好村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各项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和服务圈,继续开展村卫生室四个提升工程,助推样板村卫生室建设和薄弱村卫生室全面提升,切实将村卫生室既建好用好,着力构建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康复在基层的诊疗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广大农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三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辖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由区人民医院牵头,4所镇中心卫生院、6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将全部医疗资源整合起来,抱团取暖,充分发挥区人民医院牵头医院的作用,以区中医院、区妇幼作为指导单位,推进八统一(统筹)管理,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共享,人、财、物统一管理,区镇村一体化服务。推进远程会诊、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病理)、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基层检查、网上预约、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实现检验、检查互联互通,推行互联网+”分级诊疗,构建起区、镇、村三级一体的数字化、智慧型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是动态监测保障药品供应与配送顺畅。实施短缺药品信息直报制度,按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管理指南》要求,确定信息联络员,完善预警信息评估处置制度,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供应商的沟通协调,鼓励其增加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确保临床用药需求得到满足。加大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支持力度,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输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基本用药的充足供应和高效配送创造良好条件。

再次感谢您对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