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1849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0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07日
  • 标  题:薛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5年度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5年度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决策部署,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发展目标,聚焦“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部署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优化流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持续塑强“诚心办”政务服务品牌,更好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2025年,持续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抓好抓实“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创新事项突破、难点事项攻克,确保实现“1999”工作目标(国家及省定“一件事”能办率达到100%、好办易办率达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的首办成功率达到9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到99%以上)。不断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渠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规范、高效、智慧、可及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攻坚。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攻坚思维、系统思维、有解思维。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提升“主动跨前一步”的服务意识,持续开展“四减一增”,简化流程、压缩时限,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二)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动服务流程再造与数字赋能深度融合。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改革,依托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系统,推动“一网通办”服务升级,实现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同质办理。

(三)坚持便民利企,高效服务。持续优化服务环境,常态化开展“局长科长坐窗口”“优服务树形象”窗口竞赛比武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培养一批善思、善做、善成的审批服务系统铁军,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1.综合优化推进机制。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在国务院21个、省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涉及领域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明确流程图、材料清单及时间节点,确保线上线下申报渠道100%畅通,助力全区政务服务领域提质增效。(综合指导室牵头,各业务科室配合)

2.动态管理事项清单。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梳理高频、多部门联办事项,形成区级“一件事”清单,每季度动态调整更新。(综合指导室牵头,各业务科室配合)

3.全力提升改革实效。按照市级部署完善首批重点事项实施方案,实现“好办易办率”90%以上;定期开展“回头看”,建立问题销号闭环机制;定期开展内部评估测试,确保线上线下申报渠道畅通、事项跨部门运转有序衔接、办理结果及时反馈。优化区政务服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建设,发挥综窗、专窗优势,实现“一枚章”到“一扇窗”再到“一件事”的升级转变。(综合指导室)

(二)多维度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4.强化事项标准化应用。坚持“一张清单管到底”,动态调整和更新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确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提升改革成果在各层级、各平台应用;扎实推进事项核验工作,全量开展事项网办功能核验工作,对核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综合指导室)

5.扎实推进事项进厅工作。完善集约高效的线下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在区市民服务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公示进驻事项清单,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公布办理窗口、受理和办结时限等信息。(综合指导室)

6.探索数字赋能政务服务。以政务服务数字化为抓手,全力打造“智慧政务”新标杆。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数字赋能“云勘验”审批新模式,审批流转由线下转到线上,速度提升90%以上;数字赋能深化政务地图导览,将各服务场所业务办理的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等信息嵌入政务服务“掌上”地图,满足多样化政务导航需求。(综合指导室,政策法规室)

(三)优化审批业务流程

7.提高注册登记业务便利度。深化“不再核发纸质营业执照”改革,推广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通过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深化数据共享,运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结果发放、资格证明、身份认证等,提升电子证照服务能力,下载率和使用率;提高“个转企”登记注册便利度,利用“一窗通”系统,打造“个转企”一件事服务场景;积极打造“举办大型营业性

演出活动一件事”、“开办药店一件事”、“景区经营一件事”等涉企服务场景。(市场服务室)

8.实施投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省市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部门联合、市区联动等措施,全方位解决推进项目早落地、事项快审批;推进道路挖掘修复“一件事”、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一件事”、涉水“一件事”、集成服务,推进线性工程“一件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件事”落地见效;全面推广租赁土地办理工业项目审批手续,将租赁土地办理审批手续运用到从项目立项到验收全流程审批手续,助力各类项目早开工建设、早投产达效。(投资建设室)

9.提升道路运输领域审批服务便利度。发挥“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作用,优化业务流程,畅通道路运输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请渠道,实现道路运输经营业户、营运车辆、从业人员等业务“一网通办”。(社会事务室)

10.深化社会事务领域审批集成。全面落实社会事务领域国家和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全面梳理办件量大、覆盖面广、关联性强的应用场景,打造“医疗机构领域一件事”,构建医疗机构“登记”、“变更”、“校验”、“延续”、“注销”5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大幅压减办理时限和办事成本。(社会事务室)

(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效

11.整合升级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深化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持续推进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同源同质办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深化“电脑端、移动端、窗口端、自助端、电视端”五端协同,推动多端统一申报、统一收件、统一办件查询、统一评价、统一归集。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造智能问答、数据智能检索等应用场景。(综合指导室)

12.深化“体验式”服务监督。巩固提升“我陪群众走流程”经验成果,常态化开展“干部走流程”“局长科长坐窗口”等活动,以帮代办人员身份陪同办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场所,摸清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形成一套“真实感知、及时发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工作闭环体系,找准政务服务提升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综合指导室)

(五)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机制创新

13.配合探索多点分散评标一体化。落实全市专家分散评审实施方案和标准,发挥市区一体化交易平台优势,积极配合推广应用“1+6”分散不见面评标方式。依托市级远程视频音频系统,实现评标专家、监督部门、中介代理机构线上“云会商”“云监督”“云服务”。依托全市多点分散评标调度系统,配合区级行政监督部门推进全年工程建设项目多点分散评标比例不低于10%。(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4.持续推广电子保函应用。依托市级搭建的全市电子保函服务平台,持续配合提升电子保函使用效率,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一对一电子保函申请、开具、使用服务。优化电子保函服务,实现电子保单保函全封闭全流程电子化“秒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5.推行专家评标席位制。按照省市要求,建设专家评标在线服务席位,在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评标环节,推行招标代理机构、见证人员、行政监督人员、公证人员、技术保障人员、招标人等不进评标室,招标人代表与评标委员会其他评标专家有效隔离,实现评标过程非接触式在线服务、全程留痕,营造“规范高效、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环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四、组织保障

(一)党建引领,凝聚思想合力。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推动“五星级”党支部创建。用好“干部上讲台”“小微书堂”,抓实“薛青.致用”青年理论学习。以“全面建设清廉薛城”为契机,加强机关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六个一”活动,以廉政建设激发工作活力、规范服务行为、助推重点工作集中攻坚突破。

(二)加强宣传,构建宣传矩阵。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爱薛城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行政审批服务相关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办事指南等内容,创新宣传方式,及时调整优化宣传策略。

(三)强化监督考核,提升服务效能。完善考评机制,提升政务效能,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大厅管理、运行、服务等方面工作制度,完善窗口考评机制;拓宽评价渠道,充分发挥“清风薛城e码监督”“好差评”系统监督作用,以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倒逼工作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