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008
  • 主题分类:政府工作报告执行公开
  • 发布机构:薛城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1月15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1月15日
  • 标  题:2022年薛城区应急管理局1-12月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表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薛城区应急管理局1-12月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表

2022年薛城区应急管理局1-12月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表

类别

序号

任务目标

1-12月计划

进展情况

责任科室

(责任人)

分管领导

安全生产


49

坚持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四位一体”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1、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大诊断大执法百日行动。2、调度双月教育警示活动开展情况。3、持续抓好“四位一体”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调度双月教育警示活动开展情况全覆盖”。5、持续抓好“四位一体”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6、调度双月教育警示活动开展情况。7、持续抓好“四位一体”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8、十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9、调度双月教育警示活动开展情况。10、督促各镇街、村居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责任,深入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教育,全面排查整治一氧化碳中毒隐患。11、元旦期间安全防范工作。12、调度双月教育警示活动开展情况。

1、5月31日,组织召开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会议,对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工作部署。6月7日,召开了关于筹备薛城区2022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暨应急救援装备展会议。6月8日,薛城区举办了2022年“安康杯”安全生产演讲比赛初赛。6月10日 ,组织2022年枣庄市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暨薛城区“安康杯”安全生产演讲比赛。6月16日,举行枣庄市2022年“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咨询活动暨薛城区应急救援装备展。6月24日,承办2022年枣庄市“安全生产月”乡村专场文艺演出暨薛城区安全宣传“五进”走进西南村活动;

全区开展双月教育警示活动8次,参加教育警示企业291家,现有企业291家,参加教育警示企业主要负责人286人,主要负责同志主持8次。

组织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下发《关于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薛安办发〔2022〕31号)

印发《薛城区2022年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方案》,抽调14个部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成立三个安全生产巡查工作组,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巡查工作。

  1. 印发《全区国庆假期和党的二十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区“迎国庆、护航二十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

6、印发《全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制度不落实、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隐患两方面开展整治,确保岁末年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7、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了12月份安全生产双月教育警示活动。活动包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通报6起生产安全事故追责问责案例、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等。开展12月份双月教育警示活动8次,参加教育警示企业394家。

8、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拉网式”大排查活动,截至目前,共派出检查组386个,出动人员1096名,检查企业706家,发现问题隐患716项,已完成整改685项。

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室(孙宝坤)

许秋茹

安全生产


50

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使用,推动减人、增安、提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推进全区危化品、工贸领域安全生产大诊断大执法百日行动“回头看”,确保大诊断大执法取得实效;完成摸底排查,推动涉技术改造企业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2、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危化品、工贸领域安全稳定。3、加快推进危化、工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4、保障危化、工贸生产企业汛期安全稳定;5、全面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6、夏季汛期,危险、工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稳定。7、推进危化、工贸生产企业标准化运行。8、全区危化、工贸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完成信息化建设。9、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使用,推动减人、增安、提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10、紧盯重要时段安全管控。11、提高危化、工贸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12、保障危化、工贸生产经营单位冬季岁末年初安全稳定。

1、转发重要天气预报,督促企业做好极端天气应急防范,成立督导组现场督导企业防汛工作开展情况,要求企业做好防汛物资、人员等准备工作;

2、企业均已承诺符合机械化要求。

3、制定并下发《关于加强全区工贸行业重点领域防汛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督促相关企业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对企业进行专项督导抽查;积极推动非煤矿山、工贸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建设,截至目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小北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已建成并登录使用山东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综合管理系统;山东中力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增配数控机床20台,减少作业人数14人;

4、山东国宁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设自动化焊接机器人11台,减少作业人数14人;枣庄市海河食品有限公司新上自动化筛选清洗流水线1套,减少作业人数10人。

5、印发《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防汛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函》,对企业夏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要求;

6、推动今年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枣庄振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并督促其他生产企业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运行正常。

7、全区6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信息化建设,并接入省厅平台;28家加油站完成加油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8、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岁末年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持续强化冬季岁末年初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确保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稳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室(孙勇、刘洋)

刘永涛、张海龙

安全生产


51

强化救援队伍和综合性信息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1、推进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制定防汛队伍组建计划、演练计划。2、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重点企业全面认真学习有关应急预案和演练的文件精神。3、组建年度防汛队伍,部署应急卫星电话配备,部署安排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4、积极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企事业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应急演练。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推进应急卫星电话配备,研究开通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采购防汛物资。5、组织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各行业部门和企业、学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意识。6、争取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顺利开通,检查物资储备落实情况。7、争取自然灾害生活保障物资采购到位。8、推进区级防汛仓库、综合应急仓库标准化建设。9、对全区提高灾害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工作总结汇报,形成年度工作成果报告。10、对全区灾害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工作汇总总结,分析研究,查缺补漏,拟定提升计划。11、对不到位、不落实问题重点检查督导,促进全区提高灾害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工作再提升。12、对不到位、不落实问题重点检查督导,促进全区提高灾害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工作再提升。


1、开展2022年枣庄市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切实将演练成果转化为实战效果,不断完善防汛体系,加强抢险队伍建设;统筹做好企事业单位的应急演练工作,尤其是防汛应急演练;

2、做好蓝天、闪电等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随时调度处置突发情况;和区公安分局、中广有线对接,将城市易涝点视频监控纳入到指挥平台。已开通应急物资采购绿色通道,绿色采购自然灾害生活保障物资350万元;

3、市防疫指挥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防疫条件下防汛救灾工作的通知》,区防疫指挥部已开通绿色防疫通道和防汛快速反应机制;特殊抢险救灾情况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区公安分局按照职责,实行交通管制,开通抢险救援绿色通道。检查调度卫星电话等物资配备进度,已配备25部;

4、对防汛短缺胶鞋、手套、扩音器、荧光棒采购验收,增加低洼村居编织袋储备6万条;下穿桥涵新增100方以上排水泵8台;区综合应急物仓库已在夏庄粮库投资11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并正式挂牌运行,占地面积8860平方米,库房面积864平方米,配套100平方米机械棚,消防器材2间,办公用房12间,24小时值班值守。近一年多来,采购储存四批应急物资,总价值700余万元。目前主要储备帐篷1189顶、折叠床4950张、帐篷照明灯1100顶、睡袋5000个、床单5000件、棉被9230床、棉大衣5000件、棉靴5000双、毛巾被2000条、冲锋舟2艘、雨衣5000件、雨靴5000双、救生衣970件、场地照明灯5套、手电筒1200个、照明线30000米、应急包390个、铁丝270公斤,胶鞋、手套各2000双、扩音器100个、荧光棒500个、自然灾害生活保障物资储备达到满足8000人标准,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5、区防汛仓库利用区城乡水务局2处防汛物资仓库设立,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近一年多来,投资80余万元购置补齐防汛物资,紧缺的大功率泵车、打桩机、发电机组等得到及时补充,目前储备冲锋舟2艘、移动发电机组15台、打桩机2台、无人机1架、移动水泵7台、皮叉裤10件、抛投器1套、电钻2把,切割机1个、电缆800米、编织袋4.3万条、铁丝900公斤、土工布200平、救生绳1000米、雨衣120件、水靴80双、铁锨、铁镐、铁锤150把、救生衣100件、应急灯14个、警示灯10个、绞钳1把、安全帽50、闪光背心100件、救生圈50个。1台2000方/小时,2台500立方米/小时的大功率泵车已调拨到消防和市政防汛抢险队伍,物资储备库人员24小时备勤,确保关键时刻“运得出、用得上”。一年来薛城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为抢险救援打下坚实物资基础,并顺利通过市物资符合情况督导检查。

5、一是优化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区减灾委员会、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区森林(草地)防灭火指挥部、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区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工作细则、工作制度、成员单位职责等工作体制机制。二是做好物资管理。为确保全区物资正常使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常态化物资调度,并依托市级应急物资智慧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应急物资的数量、品类、保质期等情况,定期进行盘查轮换,保持物资状况良好,确保战时能够运得进、调得出、供得上。三是夯实物资基础。及时动态补充完善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现有应急物资储备量已达到8000人10天生活保障能力,防疫物资库存剩余充足,全员核酸检测7类物资足以保障全区连续进行12轮核酸检测。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在常规配送模式的基础上,组织公安、交运等部门做好紧急状态下物资配送,指挥代储企业直接运送至需求点,减少配送环节,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五是调动社会力量。协调接收市级调拨9万只医用外科口罩,积极对接正信地产、薛城能源、幸福人大药房、中国人寿等社会企业,最大限度争取外部支援。七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区、镇(街)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紧盯实际、贴近实战,确保应急预案内容实用、管用。八是持续摸清重点企业自然灾害安全风险防控底数。

防汛抗旱室(刘朋)、应急指挥室(王士强)


刘晨霞、董德红